Category:

瘦身文獻 網路分享


中信兄弟韓籍啦啦隊女神邊荷律(Byeon Ha Rul) 近日在社群上開心宣布「成功達到理想體重」,透露瘦身 4 公斤、體脂降 6%,重拾以往自信與光采。她笑說:「以前穿不下的衣服現在又能穿了!」更幽默回應粉絲「對胖胖Team的愛不會改變」。
延伸閱讀:邊荷律連 4 天應援體力透支!Threads 發文道歉:「沒能以完美狀態去做!」

邊荷律瘦回巔峰狀態!減重 4 公斤體脂降 6 %!

中信兄弟啦啦隊韓籍成員邊荷律 15 日在社群平台上開心宣布:「我成功達到理想體重了!」這位有著甜美笑容與高人氣的「韓籍啦啦隊女神」,透露這段時間以健康飲食與持續運動成功減重 4 公斤、體脂更大降 6%,興奮直呼:「以前穿不下的衣服現在又能穿了!」她笑說這次減重最大的挑戰就是「台灣太多美食太誘惑」,要抵擋手搖飲與宵夜的誘惑超困難,但想到能再次穿上最喜歡的服裝,就覺得一切都值得。粉絲打趣問她是否要脫離「胖胖Team」粉絲團,邊荷律馬上幽默回覆:「我對胖胖Team和美食的愛永遠不會改變!」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TWICE 四位成員娜璉、志效、子瑜和 Momo 今日驚喜亮相 Victoria’s Secret 時裝秀,繼 BLACKPINK 成員 Lisa 後,再度有韓國女團 idol 獲此殊榮!四人以內衣外穿的性感造型現身,展現火辣的舞台魅力,為大秀增添無數亮點。


其中有「美胸擔當」之稱的隊長志效更是備受關注,過去她曾因壓力大而體重急升。但憑藉驚人的意志力,在短短 3 個月內成功減重 16 公斤,現在擁有能讓人羨慕的健康體態與曲線。究竟她是如何做到「瘦身不瘦胸」呢?一起來一窺她的瘦身秘訣吧!

Victoria’s Secret 首秀展現全方位實力

TWICE 四位成員在 Victoria’s Secret 的舞台上帶來兩首高人氣歌曲〈This is for〉和〈Strategy〉,以全開麥演唱展現紮實唱功。她們以自信笑容和穩健實力征服觀眾,更以內衣外穿的性感造型完美演繹 Victoria’s Secret 的 Pink 系列,充分展現韓國女團的國際影響力。

從圓潤女到性感女神

作為 TWICE 公認的「美胸擔當」,初出道時期的志效因壓力導致內分泌失調,一度被嫌身材圓潤。然而她並未被負面聲音打倒,反而化為動力,用驚人的意志力在 3 個月內成功瘦下 16 公斤。更令人讚嘆的是,她在瘦身過程中保持完美胸型,成為「韓國四大美胸」之一。

志效坦言,剛出道時由於壓力過大,常常暴飲暴食,導致身材走樣。但她沒有選擇極端減肥的方式,反而建立了正確的飲食概念。每天早上志效會進行長達 1 小時的有氧運動,中午則專注於重量訓練和核心肌群的鍛鍊。晚上她也會再加上高強度間歇訓練,確保消耗足夠熱量。

健康飲食打造完美身材

志效的飲食控制並非極端節食,而是會以健康飲食為主。她會實行「晚餐不超過 6 點」的輕斷食法,讓腸胃得到充分的休息時間,避免脂肪堆積。平時以清淡飲食為主,著重蛋白質攝取,並嚴格控制宵夜。


她強調「想吃就吃、但吃得健康」,透過少量多餐的方式,維持營養均衡又不復胖。此外,她也會選擇以燕麥、糙米等低 GI 碳水取代白米飯,並以燕麥棒、穀物棒等健康零食代替甜食和油炸食品。

高強度運動雕塑身型

除了飲食控制,志效每天進行三階段運動計劃:早上進行 3 公里慢跑,中午做核心與重量訓練,晚上則是 HIIT 或動感單車等高強度運動。此外,志效愛做普拉提運動,不只加強肌耐力與平衡感,也能輕鬆瘦小腹、緊實腰部線條,讓身體線條變得更美。加上長時間練舞,成功打造出令人稱羨的 S 型曲線。


長期堅持成就完美體態

志效強調,維持身材最重要的是建立持續的生活習慣,而非短期減重。她把運動當作紓壓方式,讓瘦身變成日常的一部分。這種健康且長期的身材管理方式,讓她在維持傲人身材的同時,也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堪稱女團減重範本。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今天來跟大家聊一個蠻重要、但大家平常可能比較不會注意到的東西,就是——影像編碼技術。講到這個可能有點抽象,但如果我說它關係到你平常看 YouTube、Netflix、甚至是 IG Reels 的畫質跟流暢度,大家應該就比較有感了。

最近有一個消息出來,就是下一代的影片編碼標準 AV2,基本上已經有初步的成果,而且據說它比現在主流的 AV1 還要省下 30% 的碼率,畫質卻差不多,甚至更好!

所以這篇文章呢,手哥就要來跟大家分享:

  • AV2 到底是什麼?
  • 它為什麼那麼厲害?
  • 跟 AV1、H.265 有什麼不一樣?
  • 還有,什麼時候才會真正用得到?

AV2 影像編碼標準是什麼?

我們先來簡單講一下背景。

大家在網路上看影片的時候,影片檔案都經過一種叫做「影片壓縮」的技術處理,這個動作是為了減少檔案大小、降低頻寬使用。這種壓縮技術的核心,就是我們說的「編碼器」,英文叫做 Codec。

比較老的有 H.264 (目前還是最常見的格式);再來比較新的有 H.265,也叫 HEVC;開源界推出的就是 AV1,它是由一個叫做 AOM 開放媒體聯盟開發的,裡面成員包括 Google、Netflix、Intel、NVIDIA、甚至 Apple。

那 AV2 呢,就是 AV1 的下一代,也就是說,它會比 AV1 更有效率,畫質更好,而且還是開源、免授權費

AV2 到底有多厲害?

根據最新的報導指出,AV2 現階段的實驗結果顯示,在相同畫質底下,所需要的碼率比 AV1 少了 30%。這代表你在看同一支影片的時候,AV2 可以讓畫面一樣清楚、但用更少的頻寬去傳輸。這對串流平台來說超重要,因為省下的頻寬就是省下的成本。

AV2 影片編碼年底定案,畫質不變,檔案瘦身 30% image-1-4-scaled
(圖片來源: Videocardz)

比如說,如果一部影片用 AV1 要 10Mbps 才能有不錯畫質的話,AV2 只要 7Mbps 就夠了。而且畫質可能還更好。這種等級的進步,其實比當年從 H.264 升級到 H.265 還要明顯。

這裡手哥來補充一下,為什麼 AV2 可以這麼強。

其實影片壓縮的原理,就是「只保留人眼看得出來的變化,其他就刪掉或合併」。那AV2 在這方面用了更多 AI 與機器學習的技術來分析畫面,把重點資訊保留、雜訊刪除。它還強化了像是動態預測、區塊切割、色彩處理這些編碼技術。

再來就是 AV2 支援更多的顏色範圍跟高動態範圍(HDR),這表示未來如果你看的是 10-bit HDR 影片,它的效果會更好、更準確。

另外一個重點是:AV2 是「感知優化」的,也就是說,它是根據人眼視覺去做最佳化,而不是只是單純壓縮數字上的資料量。這樣可以更精準地平衡畫質與檔案大小。

AV2 影片編碼年底定案,畫質不變,檔案瘦身 30% image-1-5-scaled
▲ AV2 與 AV1 的去塊處理比較 (圖片來源: Videocardz)

AV2 標準年底定案,預計 2028 年才會比較普及

那說到這邊,大家可能會想問:那我什麼時候看得到 AV2 呢?目前 AOMF 公布的時間是:AV2 的最終規格,預計會在 2025 年底完成,也就是說近期這個標準就會正式定案。

不過呢,定案之後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硬體支援。

像現在很多人都還在等手機、顯卡能夠完整支援 AV1 硬體解碼,AV2 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沒有硬體支援的話,影片播放就會全靠 CPU 或軟體解碼,那效能會變差、能耗上也沒有那麼漂亮。

所以我覺得真正看到 AV2 大規模普及,可能要等到 2027 甚至 2028 年,等硬體廠商開始內建支援 AV2 編碼器跟解碼器。

AV2 跟現在的 AV1、H.265 有什麼差異?

首先,AV2 是完全開源的,不用授權費,這對很多公司來說是超大的誘因,因為他們不用像用 H.265 那樣每一台裝置都要付錢。

第二是效率。目前測試顯示 AV2 對比 AV1 的碼率降低 30%,對比 H.265 則可能高達 50%。

第三是畫質保留度更好,尤其在複雜場景或動態切換快的地方,AV2 的處理會更聰明。

簡單說,AV2 會是最省頻寬、畫質最穩、而且成本最低的影片編碼技術。

那這對我們一般使用者有什麼好處?

  • 第一,看影片時不容易卡頓,尤其在網速不好的地方。
  • 第二,畫質變更清晰、更自然,特別是看 4K 或 HDR 內容。
  • 第三,對手機族來說,影片檔案變小,就比較不佔空間,傳輸速度也變快。

而對內容平台像 YouTube 或 Netflix 來說,他們可以用更少的頻寬去傳送更高品質的內容,節省成本,也能讓用戶體驗更好。至於串流平台會不會採用這個免授權費用又更好的編碼方式,就有待大家的眼睛來驗證了!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閣下明確同意使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風險是由閣下個人承擔。

AASTOCKS.com Ltd、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投資信息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Nasdaq, Inc.、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確保所提供資訊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他責任)。

AASTOCKS.com Ltd、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投資信息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Nasdaq, Inc.、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對資訊不作任何明示或隱含的要約、陳述或保證 (包括但不限於可銷售性及特殊用途合適性的資訊保證) 。

AASTOCKS.com Ltd、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投資信息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Nasdaq, Inc.、或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不會就任何原因導致的中斷、不準確、錯誤或遺漏或因此而造成的任何損害賠償(不論直接或間接、相應而生、懲罰性或懲戒性)對任何人承擔責任。

AASTOCKS.com Ltd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由於不可抗力的事故或在AASTOCKS.com Ltd不可合理控制的情況下導致的損失或損害,如颱風、暴雨、其他自然災難、政府或有關機構的限制、騷動、戰爭、病毒爆發,網絡故障或電信故障,引致AASTOCKS.com Ltd不能履行協議內的責任或提供服務。

Morningstar 免責聲明:版權所有©2020 Morningstar,Inc。保留所有權利此處包含的資料,數據,分析和意見(“信息”):(1)包含Morningstar及其內容提供者的專營資料; (2)除特別授權外,不得複製或轉載; (3)
不構成投資建議; (4)僅供參考,(5)並未為所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及時間性作出保證。Morningstar對於閣下使用任何相關資料而作出的任何有關交易決定、傷害及其它損失均不承擔任何責任。 請在使用所有資料前作出核實,並且在諮詢專業投資顧問意見前勿作任何投資決定。 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任何投資項目的價值及所得收入皆可升可跌。

本網站/應用程式包含的內容和信息乃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乃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搜集,這些分析和信息並未經獨立核實和AASTOCKS.com Limited並不保證他們的準確性、完整性、實時性或者正確性。

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資料、金融市場數據、報價、圖表、統計數據、匯率、新聞、研究、分析、購買或者出售評分、財金教學及其他資訊僅作參考使用,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或任何交易前,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以核實定價資料或獲取更詳細的市場信息。AASTOCKS.com Limited不應被視為游說任何訂戶或訪客執行任何交易,閣下須為所有跟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資料、評論和購買或出售評分執行的交易負責。

AASTOCKS.com Limited之信息服務基於「現況」及「現有」的基礎提供,網站/應用程式的信息和內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AASTOCKS.com Limited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漏。

用戶在沒有AASTOCKS.com Limited明確的書面同意情況下,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傳播、出售、出版、廣播、公佈、傳遞資訊內容或者利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信息和內容作商業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
閣下可自行决定利用本網站的財金教學作學術參考用途,但
AASTOCKS.com Limited不能並不會保證任何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現在或未來的購買或出售評論和訊息會否帶來贏利。過往之表現不一定反映未來之表現,AASTOCKS.com Limited不可能作出該保證及用戶不應該作出該假設。

AASTOCKS.com Limited也許連結訂戶或訪客至其有興趣的網站,但AASTOCKS.com Limited只提供此服務給訂戶或訪客並不為此安排負責。

AASTOCKS.com Limited對於任何包含於、經由、連結、下載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應用程式有關服務所獲得之資訊、內容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 對於閣下透過本網站/應用程式上之廣告、資訊或要約而展示、購買或取得之任何產品、資訊資料,本公司亦不負品質保證之責任。

AATV是AASTOCKS.com Limited旗下的視頻網站平台。

閣下確認:(i) AATV只為提供資訊,並不為了任何交易目的;(ii) AATV節目內容以及其提供的資料並不構成任何AASTOCKS為售賣任何證券作出招攬、提出要約、意見或推薦,或對任何證劵或投資的收益或是否合適提供法律、稅務、會計、或投資意見或服務;及(iii)AATV並非為任何人士或法律實體在其他司法管轄區或國家使用,而在當地可能因該使用或分發而違反當地法律或法規。

AATV中節目內容中的個人意見和觀點僅供參考及討論,亦並不代表AASTOCKS.com Limited的立場。投資者必須按其本身投資目標及財務狀況自行作出投資決定。AASTOCKS.com Limited不對以下任何情況對閣下或任何人直接或間接負責:(i)AATV的不准確性,錯誤或遺漏,包括但不限於報價和財務數據; (ii)AATV中節目傳輸的延遲,錯誤或中斷; (iii)閣下由AATV中節目內容招致任何損失。

我們保留權利不時更改本免責聲明並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更新版本。閣下必須定期查閱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的資訊,以確保您即時知悉任何有關的改動。 如閣下於本免責聲明更新後仍繼續使用本網站/應用程式,即代表閣下同意接受更改後的本免責聲明的約束。

本免責聲明應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法律管限。閣下同意接受香港法院的專屬司法管轄權管轄。

本免責聲明的中英原文如有任何岐異,一切以英文原文為準。

更新日期為: 2023年1月6日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身高 200 公分的藝人哈孝遠,過去以籃球國手身分活躍體壇,近年轉戰演藝圈後常在節目上展現幽默魅力,與空姐老婆的甜蜜互動更被粉絲封為「巨人夫婦」。不過他日前坦言,年過 40 後健康狀況急轉直下,體重一度飆破 163 公斤,還因肥胖引發痛風、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與漏尿等問題,讓他驚覺「真的不能再拖了」,決心展開減重計畫。

延伸閱讀:SBL/哈孝遠台啤罷賽事件持續延燒!籃協嚴懲「禁止入場」3 年不得擔任球隊職務!

哈孝遠身高 200 公分減肥成功!3 個月甩 18 公斤私房菜單曝光!

哈孝遠在 10 月 12 日透過社群平台開心宣布,自己花 3 個月成功甩肉 18 公斤,體重從 163 公斤降至 145 公斤,並曬出前後對比照與私房飲食菜單,引來超過 2 萬名粉絲留言力挺。他強調這次減重完全沒有動手術或切胃,笑稱:「我沒有發瘋啦!我減重減得很佛系,每天都吃很飽!」從他分享的菜單內容可見,採取「低油、高蛋白、重纖維」原則,早餐常以水煮地瓜、毛豆、雞胸肉與花椰菜搭配熱茶;有時則吃番茄、生菜、菇類、炒蛋與蘋果,攝取足夠膳食纖維;另一餐則是雞胸肉、燙青菜與炒蛋組合,營養均衡又無負擔。他透露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僅讓身體變輕盈,也明顯改善了睡眠品質與氣色。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35歲男子患三高,導致下肢動脈阻塞,險些截肢。在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建議下,多吃菇類並搭配運動,3個月後成功減重10公斤,血糖也恢復穩定。(示意圖/PIXABAY)

菇類富含營養,還能穩定血糖。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提到,一名35歲男子患有三高,走路時常感覺小腿疼痛,檢查發現下肢動脈阻塞,長期阻塞缺氧恐需截肢,建議男子控制血糖,除了規律運動外,飲食方面多攝取菇類,3個月後體重減去10公斤,血糖也趨於穩定。

楊智雯在臉書粉專分享,一名35歲男性業務主管身高165公分、體重80公斤,某次做完健康檢查後,發現患有三高(血脂、血糖、血壓)問題,再加上跑業務時,總感覺小腿越來越痛,像是抽筋,雖然休息後會緩解,但他仍感覺不對勁,遂到醫院做檢查。

楊智雯指出,男患者血壓160mmHg(正常值應120 mmHg以下)、三酸甘油酯高達5、600mg/DL,超過正常值約4倍(正常值<150mg/dl)、低密度膽固醇高達190mg/DL、糖化血色素8.5%(正常值應在4.0至5.6%),建議他去心臟外科檢查,結果是患下肢動脈阻塞。

患者接受手術、放了血管內支架,所幸治療及時,避免截肢危機,而他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此次阻塞位於下肢動脈,及時處理得當。楊智雯建議,患者仍應控制血糖,高血糖會造成血管內皮不健康,若下次阻塞的地方是大腦,恐會造成中風。

楊智雯推薦,患者可多食用菇類,例如金針菇、杏鮑菇、鴻禧菇、雪白菇等,其富含膳食纖維,幫助穩定血糖、保護血管內皮,且膳食纖維能與膽汁酸結合,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尤其是「血管清道夫」黑木耳,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讓血液順暢流動。

患者相當配合,除了飲食外,也按時服用血糖藥,並做有氧運動。3個月後回診,他的飯後兩小時血糖穩定在120mg/DL左右,體重降了10公斤,糖化血色素也從8.5%降到了6.0%。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初日診所院長李唐越提醒民眾,應選擇吃新鮮、顏色多樣、烹調簡單的蔬菜,有助於健康享「瘦」;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photoAC)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為什麼一樣是照著「211餐盤」飲食,有些人能輕鬆瘦下來,有些人卻努力許久仍看不到明顯成果?高雄「初日診所」院長李唐越指出,關鍵往往不在餐盤比例,而在於食物的加工程度。

李唐越指出,一項刊登於《Nature Medicine》的一研究顯示,即使在完全符合國家健康飲食指南的情況下,同一批參與者在最低程度加工飲食下,體重下降更快、更明顯,一旦換成超加工飲食,效果就大打折扣。

同樣熱量 瘦身效果差2倍

李唐越說明,該項研究共納入55名成年人,BMI介於25至40間,屬過重或肥胖族群。參與者的日常飲食有一半以上來自超加工食品。研究採「交叉隨機對照」設計,所有飲食皆符合英國「國家健康飲食指南」(Eatwell Guide),唯一差別就是加工程度。

受試者依隨機順序,先進行8週最低程度加工飲食(MPF),再休息4週恢復原飲食,接著進行8週超加工飲食(UPF),另一半則相反。這樣可排除個人體質差異,直接比較同一人的結果。

結果顯示,兩組飲食雖都能減重,但採取MPF(最低程度加工飲食)時,平均減重2.06%,UPF(超加工飲食)只有1.05%,差距接近2倍。更重要的是,MPF減掉的是體脂與內臟脂肪,食慾控制也更佳;UPF雖體重下降,卻沒有明顯脂肪改善。換句話說, 再「健康」的加工食品,仍不及原型食物來得有效。

李唐越強調,這項研究雖非專為211餐盤設計,但「挑對食材」的原則與 211精神一致。真正能維持體重與代謝的關鍵,是讓食物越真、越少經手改造。

「挑對食材」的原則與211精神一致。真正能維持體重與代謝的關鍵,是讓食物越真、越少經手改造。(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食材這樣選 腎友不適用

●蔬菜占一半:選擇新鮮、顏色多樣、烹調簡單的蔬菜,避免油湯與過多勾芡。

●蛋白質占1/4:優先選魚、雞胸肉、蛋、豆腐等天然蛋白質,避免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

全穀雜糧占1/4:避開精緻澱粉,改吃糙米、燕麥、地瓜。像早餐把白吐司換成地瓜,就是有效的微調。

不過,他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特別是中重度以上)因蛋白質與鉀離子需求不同,不建議直接照這類飲食法;若已有體重控制不佳、血糖波動大或代謝症候群等問題,仍應諮詢專業醫師與營養師,透過完整評估,制定安全可持續的飲食計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PATH飲食法」在歐美掀起熱潮,不用挨餓、不用算卡路里,只要掌握「手的大小」就能越吃越瘦;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想瘦又怕餓?歐美近期掀起一股「PATH飲食法」旋風,不僅健身族群瘋狂實行,就連好萊塢明星也愛用!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專頁指出,這套飲食法最大的魅力在於─不用挨餓、不用算卡路里,只要掌握「手的大小」就能越吃越瘦!

什麼是PATH飲食法?

PATH是由營養師提出的「均衡瘦身法」,主張用「手掌比例」作為自然份量指標。這種方法不需要秤重、也不必嚴格記錄熱量,只要掌握簡單的4步驟,就能輕鬆打造健康體態:

●P(Palm)手掌大小的澱粉:糙米、地瓜、燕麥、藜麥等原型碳水,提供穩定能量與飽足感。

●A(Abundant Vegetables)豐富蔬菜:至少攝取五色蔬菜(紅、橙、黃、綠、紫),補足纖維與植化素,幫助抗氧化與腸道健康。

●T(Thumb)拇指大小的健康油脂:橄欖油、酪梨、堅果、苦茶油等好油,能穩定荷爾蒙、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

●H(Handful)拳頭大小的優質蛋白質:雞胸肉、鮭魚、雞蛋、豆腐、牛肉,維持肌肉量、提升代謝力。

高敏敏指出,這套飲食法的關鍵不在「少吃」,而在「吃對」。透過自然比例掌握攝取量,不僅能達到瘦身效果,也能維持身體活力與營養均衡。

均衡、適量、吃原型,搭配運動與良好作息,就能讓體態變輕盈;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避4飲食陷阱 瘦得更健康

高敏敏提醒,實行PATH飲食法時,還要避免日常中幾個常見的「隱形熱量陷阱」:

1. 少吃加工食品:減少身體負擔,維持營養均衡。

2. 拒絕含糖飲料:防止血糖劇烈波動與脂肪囤積。

3. 油脂與蛋白質勿超量:油脂不超過拇指大、蛋白質不超過拳頭大。

4. 放慢吃飯速度:細嚼慢嚥能延長飽足感、預防暴食。

不挨餓瘦身 關鍵是「均衡與原型」

「不論東方或西方的飲食觀念,核心都在均衡、適量、吃原型食物。」高敏敏說,PATH飲食法與台灣「我的餐盤」概念相似,強調多樣原型食物與合理比例,搭配運動與良好作息,不僅能讓體態更輕盈,也能讓健康與美麗同步發光。想瘦又想吃得開心?快一起跟上歐美明星的「不挨餓瘦身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

雪碧(方祺媛)有「情色教主」封號,以亮麗外貌、直率敢言的作風深受喜愛。不時會分享生活點滴的她,11日凌晨突然在社群網站亮出4個多月前的報案單,「沒錯,我去報警了」,讓粉絲相當擔心。

▲雪碧11日半夜突然在社群網站亮出4個多月前的報案單。(圖/翻攝自Threads/sprite0719ss)

雪碧解釋起因是前男友3、4年前弄丟了她的車還不敢說,直到收到違規罰單,才驚覺有人掛著她的車牌在桃園亂跑,「我才知道他騙我一年多,說車子還在他家樓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雪碧氣憤地說,前男友當時接到她電話時還以為有機會復合,「結果被我逼問之下,他才承認車早就不見了,真的是很垃圾!」回憶起交往過程,她坦言對方「前面真的偽裝得很好,把自己塑造成完美形象」,讓她一度深陷其中。

▲雪碧和前男友分分合合了6次。(圖/翻攝自Instagram/sprite0719ss)

後來分分合合6次,雪碧透露前男友在求復合時花樣百出,「不是送花就是下跪情緒勒索,甚至還跳樓、自殺吞藥,我還心軟送他去醫院。」然而,這段關係最終仍以痛苦收場。

雪碧直言,患有暴怒症的前任會摔東西、砸手機,讓她被迫藏好家中的尖銳物品,「怕他控制不了傷害我」,而且總是無故懷疑她偷吃,「每次都半夜丟我衣服叫我滾」,長期活在言語暴力之下的她,「瘦了快30公斤」,身心幾乎被掏空。最後,她終於鼓起勇氣搬離:「我下定決心,偷偷租房,一天內把東西清空,才完美分手!」

▲雪碧一度因此暴瘦將近30公斤。(圖/翻攝自Instagram/sprite0719ss)

事過境遷,雪碧用這段經歷提醒粉絲:「真的要學會斷捨離跟自救,自己的房子、自己的收入,才是安全感的來源。」她也強調,有了穩定的生活與經濟基礎,才能重新變得堅強又漂亮。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一名42歲個管師吳雅婷原本重達104公斤,透過飲食調控與每天走路1小時,13個月成功甩肉51公斤。(圖/彰化醫院提供)

肥胖不只與癌症有關,隨著年紀增長,還會對各器官、關節造成負擔。衛福部彰化醫院一名42歲個管師吳雅婷,原本體重是104公斤,因擔心肥胖危害健康而決定減重,靠著飲食調控及增加身體活動量,花13個月甩肉51公斤,身體年齡更是從69歲回春到27歲。

吳雅婷在20歲時,靠著諾美婷瘦35公斤,30歲時又靠雞尾酒藥物療法,瘦了30公斤,但都因未落實飲食行為的內化,最後還是復胖,去年6月時體重更是達104公斤、BMI是38.3,體脂率42.7%、腰圍95公分、內臟脂肪22%,42歲的她身體年齡竟69歲。

吳雅婷成功減重,終於能穿上S號的衣服。(圖/彰化醫院提供)

吳雅婷指出,去年她轉換單位到第一線,需要面對民眾,但當她嘴上講著預防保健、癌症防治篩檢,自己體型卻很「大隻」,經常讓她講不下去,因為很多癌症、疾病都與肥胖息息相關,另一方面,隨著年紀增長,肥胖會對各器官及關節造成負擔,甚至影響生理期及荷爾蒙。

吳雅婷根據院內減重班的健康飲食原則,徹底調整生活習慣,成功瘦了下來。(圖/彰化醫院提供)

吳雅婷下定決心減重,根據院內減重班的健康飲食原則,徹底調整生活習慣,以均衡飲食及原型食物為主,避免油炸與高糖食物,水果選擇低糖品項。作息則是不熬夜,維持規律作息,而她雖然不愛運動,但仍每日堅持走路1小時以上,另外,每日喝夠足量白開水,啟動代謝,並學會忍耐,不碰高熱量食物。

吳雅婷花了13個月,瘦到53公斤,BMI變19.5、體脂率15.3%,腰圍減到62公分。(圖/彰化醫院提供)

吳雅婷花了13個月,瘦到53公斤,BMI變19.5、體脂率15.3%,腰圍減到62公分,內臟脂肪下降到1,身體年齡回到27歲,由於外貌及身形變化大,就連鄰居也快認不得她。吳雅婷笑說,她從5XL的褲子一路縮到S,連自己看了都非常感動。

吳雅婷強調,她曾多次懷疑自己年過40,身體機能及代謝都在下降,是否還能成功減重,但事實證明,只要有決心並持之以恆,40歲後仍能創造減重奇蹟。她也不禁形容,自己從「肯德基爺爺」變身「粉紅頑皮豹」。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