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肌膚保養 網路分享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美國男子卡拉森(Paul Karason)因長期服用自製的膠體銀,導致罹患罕見的銀皮症(argyria),最終全身皮膚變成藍灰色,成為一則罕見的醫學案例。在膚色改變前,卡拉森原本是一名白皙的男性,後來卡拉森也因為病症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藍爸爸(Papa Smurf)」。

根據《unilad》報導,銀皮症是一種因長期攝取銀而導致的慢性中毒,會使皮膚、牙齦、眼睛與內臟組織呈現藍灰色。通常在暴露銀數月或數年後發病,且變色部位多半集中於陽光照射頻繁的區域。卡拉森的病例成為此疾病最廣為人知的案例之一。

卡拉森在受訪時曾回憶,他之所以開始服用膠體銀,是因為當時正深受皮膚炎之苦。他透過電解技術自製銀溶液,每天攝取約10盎司,持續長達十年。

卡拉森曾宣稱,膠體銀讓他的胃食道逆流問題完全消失,也改善了長年困擾他的肩膀關節炎。卡拉森堅信這些好轉與銀的攝取密切相關,儘管醫界從未證實此療效。

直到一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來訪,才讓他驚覺自己的臉色已經變化。對方當場驚訝地問他臉上是否塗了什麼東西,他才注意到皮膚與過去相比已經呈現類似迷彩妝的藍灰色。卡拉森在訪問中坦承,直到這時候他才開始正視問題。

後續卡拉森因心臟病發被送往華盛頓的醫院,當時他也患有肺炎與嚴重中風,最終宣告不治,享年62歲。其妻安娜(Jo Anna Karason)後來透露,丈夫並不喜歡「藍爸爸」這個外號,尤其當成人稱呼他時會感到不悅;唯有面對孩子時,他才會露出微笑。

卡拉森人生的最後幾年行動力大不如前,曾接受心臟三重繞道手術,是個重度吸菸者,並鮮少外出。他多數時間都待在家裡,熱衷於閱讀歷史類書籍與觀看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他的妻子也指出,卡拉森長時間無法工作,生活型態日漸封閉,只在必要時才外出,例如前往銀行或購買菸草。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07/11 05:45


文/記者邱巧貞/專題報導





想要躲過豔陽、擁有一身白皙美肌,美白、淡斑、防曬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但不少人一定都有過努力防曬、搽了一堆保養品卻不白反黑的經驗,感覺要變白真的好難?成功變身白皙美人更得掌握正確方法,不妨結合皮膚科醫師專業建議與保養彩妝妙招,輕鬆提升夏日美白戰力。

許多人夏天狂用美白精華,結果努力一整季,膚色依舊原地踏步,甚至還反黑一圈,令人相當沮喪。肌膚不夠白皙的因素有很多,在可預防的原因外,仍有許多隱性因子如情緒、壓力、生活習慣、環境空污等刺激,讓肌膚處於慢性發炎與黑色素易發狀況。就讓醫師進行專業解答,讓你不僅能對抗夏日陽光維持白皙膚色,還能白得透亮又安全。

臺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免疫學系畢業,專長微整型注射、雷射光療、除斑、除皺、電波拉皮等。臺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免疫學系畢業,專長微整型注射、雷射光療、除斑、除皺、電波拉皮等。

Q1:為什麼亞洲人容易長斑?

A:亞洲人天生肌膚黑色素細胞密度高、顆粒大,因此比起其他膚色人種,更容易生成各類斑點。據研究指出,亞洲每10人中就有4人有斑點問題,同時有高達20%的人不了解自己臉上斑點的種類,以至於選錯保養方式,淡斑成效也有限。皮膚科醫師曾德朋指出,相較於同為亞洲人的日本及韓國,台灣人膚色偏黃、黑色素細胞密集及顆粒大,因此斑點與黑色素更容易出現。

Q2:為何用了美白產品卻「超無感」?

A:曾德朋表示,許多民眾抱怨淡斑無感、斑點反覆復發,主因在於對斑點類型認識不足、防曬措施不確實、選錯保養產品,甚至生活作息與飲食不當等因素多重影響。市售保養品多以「抑制酪胺酸酶」減少黑色素生成,卻忽略「黑色素原料」依然在累積,一旦停止使用,就會有斑點突然密集出現,甚至出現反黑現象。簡單來說,就是源頭雖然暫停了,但原料還在排隊生產,因此醫師建議,想要抗斑、美白有感,讓膚質淨透亮,就要從修復、抗老、淡斑三效齊下。

想要擁有白皙乾淨的肌膚,淡斑前要先了解斑點種類才能精準打擊。想要擁有白皙乾淨的肌膚,淡斑前要先了解斑點種類才能精準打擊。

Q3:美白和淡斑不一樣嗎?

A:美白與淡斑是兩件不同的事情,美白是對整體膚色進行提亮,淡斑是針對色素沉澱或皮膚老化造成的色斑進行淡化。曾德朋提醒,有美白成分不代表就能淡斑,想要有感淡斑,首先要分「斑」級,依位置、種類、成因辨別斑點種類,再經專業皮膚科醫師評估選擇最適合保養及治療,才能有效淡化斑點、避免復發。

Q4:想要淡斑、美白又不反黑,該如何選擇產品?

A:曾德朋指出,要讓淡斑不再「治標不治本」,選擇具備三大機轉的產品最為關鍵,包括減少黑色素生成(如傳明酸)、阻斷黑色素傳遞(如維他命B3),以及加快黑色素代謝(如維他命A衍生成分),同時搭配抗老加修復功能,維持肌膚穩定狀況,才不易反黑。

Q5:除了使用保養品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維持長效美白?

A:在日常保養上想要淡斑美白,醫師建議可注意以下原則:

1、清潔與防曬要勤勞,減少外來的黑生素原料堆積。

2、維持好心情與規律生活作息,降低因情緒、壓力、熬夜造成身體發炎的機率,健康飲食、補充維他命C和充足睡眠強化身體免疫調節與代謝功能。

3、減少刺激性保養頻率,像是果酸煥膚、去角質容易造成肌膚表皮受損發炎,特別是醫美後短時間內更要避免。

健康飲食、補充維他命C對於維持白皙膚色也有幫助。(達志)健康飲食、補充維他命C對於維持白皙膚色也有幫助。(達志)

白雪美肌神隊友

Caudalie葡萄蔓極緻亮白精華,30ml/2,200元,添加提煉自葡萄藤枝幹的專利配方葡萄蔓萃取液,以及含豐富營養的橄欖角鯊烷,給予肌膚清爽不黏膩的保濕鎖水力。Caudalie葡萄蔓極緻亮白精華,30ml/2,200元,添加提煉自葡萄藤枝幹的專利配方葡萄蔓萃取液,以及含豐富營養的橄欖角鯊烷,給予肌膚清爽不黏膩的保濕鎖水力。

妮維雅LUMINOUS630®淡斑Q彈精華#L630電啵小紅管,30ml/1,499元,針對熟齡肌設計,延續集團專利成分Thiamidol,配方另加入彈力膠原網、高純度角鯊烷、5D玻尿酸等,提升肌膚活力與膨彈感。妮維雅LUMINOUS630®淡斑Q彈精華#L630電啵小紅管,30ml/1,499元,針對熟齡肌設計,延續集團專利成分Thiamidol,配方另加入彈力膠原網、高純度角鯊烷、5D玻尿酸等,提升肌膚活力與膨彈感。

寵愛之名亮白淨化黃金藻曬後面膜,4片/盒,600元,緩解曬後不適同時深層滋潤,為曬後受損肌膚注入能量,提供緊急護理。寵愛之名亮白淨化黃金藻曬後面膜,4片/盒,600元,緩解曬後不適同時深層滋潤,為曬後受損肌膚注入能量,提供緊急護理。

巴黎萊雅淨亮白MELA淡斑精華,30ml/1,399元,開架保養首創MELA淨亮白科技,添加麥拉色鏈MELASYL™、甘醇酸、菸鹼醯胺等成分,適合斑點生成、膚色不均時使用。巴黎萊雅淨亮白MELA淡斑精華,30ml/1,399元,開架保養首創MELA淨亮白科技,添加麥拉色鏈MELASYL、甘醇酸、菸鹼醯胺等成分,適合斑點生成、膚色不均時使用。

Kiehl’s契爾氏激光精華彈潤美白乳液,100ml/2,900元,標榜一瓶改善黯沉、粗糙、膠原蛋白流失等肌膚問題。Kiehl’s契爾氏激光精華彈潤美白乳液,100ml/2,900元,標榜一瓶改善黯沉、粗糙、膠原蛋白流失等肌膚問題。

Artistry 雅芝植萃科妍肌光淨白組,5,800元,內含肌光淨白精華30ml、肌光淨白淡斑乳15ml,核心成分皙停定 Cytidine與白鳶尾根萃取,搭配維生素C醣苷、菸鹼醯胺,提供細緻溫和的調理。Artistry 雅芝植萃科妍肌光淨白組,5,800元,內含肌光淨白精華30ml、肌光淨白淡斑乳15ml,核心成分皙停定 Cytidine與白鳶尾根萃取,搭配維生素C醣苷、菸鹼醯胺,提供細緻溫和的調理。

雅詩蘭黛年輕無敵亮白淡斑膠原霜,75ml/5,400元,添加火棘果萃取、極效仙人掌精萃及維他命C等成分,同步運用膠原霜家族的膠原協同激活科技,幫助維持緊緻亮澤的原生美肌。雅詩蘭黛年輕無敵亮白淡斑膠原霜,75ml/5,400元,添加火棘果萃取、極效仙人掌精萃及維他命C等成分,同步運用膠原霜家族的膠原協同激活科技,幫助維持緊緻亮澤的原生美肌。

迪奧雪晶靈極亮光采輕凝霜、50ml/4,200元、全新配方匯聚雪絨花複合物、增強型維他命C與甘草酸二鉀,溫和舒緩乾燥泛紅,帶來全方位亮白呵護。迪奧雪晶靈極亮光采輕凝霜、50ml/4,200元、全新配方匯聚雪絨花複合物、增強型維他命C與甘草酸二鉀,溫和舒緩乾燥泛紅,帶來全方位亮白呵護。

歐舒丹白皇后光蘊透白精萃,30ml/2,980元,繡線菊蘊含天然水楊酸,加上日本柑橘精萃和甜菜鹼能提升肌膚保水力,讓膚色更顯澄淨。歐舒丹白皇后光蘊透白精萃,30ml/2,980元,繡線菊蘊含天然水楊酸,加上日本柑橘精萃和甜菜鹼能提升肌膚保水力,讓膚色更顯澄淨。

ALBION妃思雅綻白之源超能激光安瓶Z,1.5ml×28入,8,300元,以肌膚代謝週期28天進行設計,使用高效麴酸EX搭配草莓虎耳草精萃等16重美白植萃,高齡頑固斑點、產後淡斑、擔心雷射術後反黑或是新娘婚前密集護理都可使用。ALBION妃思雅綻白之源超能激光安瓶Z,1.5ml×28入,8,300元,以肌膚代謝週期28天進行設計,使用高效麴酸EX搭配草莓虎耳草精萃等16重美白植萃,高齡頑固斑點、產後淡斑、擔心雷射術後反黑或是新娘婚前密集護理都可使用。

圖片提供:Artistry、Kiehl’s、ALBION、盧亞、寵愛之名、妮維雅、巴黎萊雅、歐舒丹、雅詩蘭黛、迪奧
以上商品價格及規格請依品牌公告為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由德國醫師Heinrich Köbner發現,有些皮膚病人在皮膚受傷後(像是抓傷、手術後傷口、甚至刺青),會在那個部位長出跟原來病灶一模一樣的皮疹,稱為Koebner現象;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刺青是一種美的展現,也是種不退流行的藝術,但如果本身有乾癬、白斑等皮膚疾病,刺青可能不是畫龍點睛,而是「點出病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講師級主治醫師蔡昀臻以刺龍舉例,有可能才刺好一條超酷的龍,幾天後,龍的輪廓邊邊全部變成又紅又癢的皮疹,看起來就像「火龍噴發」。

蔡昀臻在臉書專頁「蔡昀臻醫師」發文說明,病友除了在診間詢問日常保養之外,還會問如何變更美更有型,當詢問到「是否能在皮膚上刺青蓋過乾癬治癒好的部分皮膚色素沉澱時?」她都是極力勸阻。

蔡昀臻說,由德國醫師Heinrich Köbner發現,有些皮膚病人在皮膚受傷後(像是抓傷、手術後傷口、甚至刺青),會在那個部位長出跟原來病灶一模一樣的皮疹,稱為Koebner現象(科布納現象/同形反應)。

蔡昀臻提醒,Koebner現象不止是過敏,不要用摳抓、刷子、甚至梳子去刮乾癬皮屑,小傷口也要保護好,千萬要避免不必要的創傷。如果有皮膚問題想刺青?你可能原只要一條青龍,卻可能獲得一條正在發炎的紅火龍,下手前請三思再三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商傳媒|記者張瑞珊/台北報導

在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的浪潮下,一款採用 2910 nm 波長與「智慧微脈衝」(Smart Pulse)設計的光纖雷射設備「UltraClear 冷纖雷射」,近日於台北 W 飯店舉辦上市發表會,宣告正式進入臺灣市場。活動現場雲集皮膚科與醫學美容領域的專業人士,針對該系統的技術特點與臨床應用可能性進行交流與分享。
此次發表會邀請五位專家到場,包括儷寶得皮膚科診所總院長鄭國良醫師、台南維格診所院長王昭欽醫師、臺安醫院皮膚專科曾德朋醫師、卓越皮膚科兒科聯合診所院長王筱涵醫師,以及二林四季皮膚科診所鍾佩宜醫師。多位醫師指出,UltraClear 所搭載的 170 微米小光點與最高每秒 5000 次的高頻率微脈衝,可支援多模式輸出與能量細緻調控,協助醫療團隊在執行皮膚相關處置時,更靈活地依個別需求設定參數。

國外皮膚科與醫學美容專業人士,也針對該系統的技術特點與臨床應用可能性進行交流與分享。(圖/主辦單位提供)國外皮膚科與醫學美容專業人士,也針對該系統的技術特點與臨床應用可能性進行交流與分享。(圖/主辦單位提供)

國外皮膚科與醫學美容專業人士,也針對該系統的技術特點與臨床應用可能性進行交流與分享。(圖/主辦單位提供)

現場交流亦聚焦於亞洲膚質常見的臨床考量。台南維格診所院長王昭欽醫師表示 : 「2910nm雷射波長與微脈衝寬度的組合,使能量可精準鎖定目標組織,同時兼顧周邊組織保護;此特點對黑色素活性較高的族群而言,提供了更多評估空間。而各項治療仍須由合格醫師量身評估,並於術前向民眾充分說明可能風險與預期效果。」

王昭欽醫師肯定,冷纖雷射可調式熱能使其作用範圍涵蓋肌膚表層至深層,在臨床應用的靈活性高。(圖/主辦單位提供)王昭欽醫師肯定,冷纖雷射可調式熱能使其作用範圍涵蓋肌膚表層至深層,在臨床應用的靈活性高。(圖/主辦單位提供)

王昭欽醫師肯定,冷纖雷射可調式熱能使其作用範圍涵蓋肌膚表層至深層,在臨床應用的靈活性高。(圖/主辦單位提供)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灣有醫生分享一宗糖尿病病例,一名60歲上班族男性因長期忽視血糖水平,兩腿脛骨前(小腿前方)出現很多深淺不一、大大小小的褐色色素斑。經檢查後已患上末期腎衰竭,半年內須要洗腎來維持生命。醫生對此表示,這種黑斑是糖尿病常見的下肢皮膚表現,雖然一般不會引致癌症病變,但黑斑的出現也代表不少糖尿病併發症已經開始侵襲全身!

60歲上班族忽視糖尿病

台灣腎臟專科醫生洪永祥在社交平台Facebook分享一宗糖尿病病例,指一名60歲上班族男性,10年前被診斷出患上二型糖尿病,但因為工作忙碌又難請假,加上認為吃西藥會傷身,因此沒有按醫師指導下定時服用降血糖藥,也從來不抽血檢查。直至後來某天,突然感到頭暈、視力模糊,且小便有泡泡,心知不妙下馬上來門診求醫。

兩腿脛骨前現褐色色素斑

洪永祥醫生表示,當時翻查他的病歷記錄,發現他不但沒有任何抽血及驗尿報告,更對病情一問三不知,也沒有測量血糖的習慣。隨後為他進行檢查時,在小腿脛骨前按壓皮膚時,也產生持續凹陷的水腫問題。摺起他的長褲褲腳作進一步檢查,更發現他兩腿脛骨前(小腿前方)出現很多深淺不一、大大小小的褐色色素斑,而且數量很多。

醫生追問這些色斑出現多久時,他表示「已經出現好幾年了,但近這兩年愈來愈多。因為一直都不痛不癢,所以應該是小腿不小心刮到、碰到而造成的瘀血。」醫生反駁,這不是普通瘀傷,是糖尿病脛前黑斑。當它出現時,除了代表血糖控制不佳外,也代表不少糖尿病併發症已經開始侵襲全身,全身的微細血管和神經都已經被破壞。

患末期腎衰竭 半年內須洗腎

雖然醫生其後敦促他進行抽血和驗尿等腎功能相關檢查,但不幸的是,檢查報告顯示其腎絲球過濾率已經降到第五期,為末期腎衰竭,半年內須要洗腎來維持生命。此外,他還有冠心病、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周邊血管疾病。


脛前色素斑是什麼?

洪永祥醫生表示,糖尿病性脛前色素斑,又稱「糖尿病脛前黑斑」,是糖尿病常見的下肢皮膚表現,可聚集成羣或單一發生。常見於下肢脛骨前方皮膚,因為該部位皮下脂肪含量較少、皮膚較薄,而且也很容易受傷。

早期不痛不癢暗紅疹

「糖尿病脛前黑斑」早期通常是不痛不癢、小而平坦,而且邊界清楚的暗紅疹,但到了後期就會逐漸變大變深,直徑會擴大約5至12cm,而且形狀不規則,同時伴有皮膚萎縮的現象。

長期高血糖擦傷後留下

糖尿病患者身上出現「糖尿病脛前黑斑」,主要因為長期高血糖,導致微血管和神經的損害和慢性發炎,造成局部營養及氧氣不足。當遇到外界小的刺激,如蚊咬、撞傷、擦傷等,便會留下這種色斑。


糖尿病小腿黑斑會好嗎?

洪永祥醫生表示,「糖尿病脛前黑斑」與普通的色素斑不同,一般不會隨時間增長而變淡,但一般也不會引致癌症病變。如果要逆轉或改善色斑,首要關鍵還是在於積極控制血糖、改善人體微循環,清除自由基及增強免疫力,另外也要避免搔抓、碰撞,以免加重皮膚病變。

1. 用天然橄欖油皂清洗黑斑位

局部的皮膚保養也可輔助改善脛前黑斑淡化,洪永祥醫生建議,用天然的橄欖油皂來清洗下肢黑斑部位,同時每天用保養乳液塗抹黑斑位2至3次,以幫助淡化斑點。

其中保養乳液除了建議使用保濕乳液外,還建議使用修復型乳液,如含神經醯胺(又稱「賽洛美」)成分的保養乳液,可修復和強化皮膚屏障,幫助鎖住水分、防止水分流失,並有助增強皮膚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另外,也建議使用含天然萃取成分的保養乳液,如植物固醇或洋甘菊等,也有助減少色斑和提亮膚色。


2. 多攝取抗發炎食物

微血管皮膚發炎引起的斑點可多攝取抗發炎食物來改善,內地營養師谷傳玲曾根據一份2021年發表於國際期刊《Biomedicines》上的研究,整理出12種抗發炎效果較強的「抗炎王者」食物,供大家參考。

抗發炎食物 抗發炎成分 每100克成分(毫克)
挪威鯖魚 ω-3脂肪酸 2300
三文魚 ω-3脂肪酸 2000
栗子 五倍子酸/棓酸 480
黑朱古力 阿魏酸、槲皮素、兒茶素、白藜蘆醇 24、25、21、0.1
全麥麵包 阿魏酸 72
紅蘿蔔 β-胡蘿蔔素 8.3
碧根果(長山核桃) 兒茶素 7.2
菠菜 β-胡蘿蔔素 6.3
布冧 兒茶素 4.6
番茄 茄紅素 4.2
豆漿 染料木素/金雀異黃素 3.7
特級初榨橄欖油 橄欖油刺激醛、芹菜素、木犀草素(黃酮類化合物) 5.4、1.2、0.4

【點擊了解食用建議及份量】

12種「抗炎王者」食物

  1. 挪威鯖魚︰含有EPA和DHA,每100克的含量高達1000毫克以上,能有助抵抗血栓形成、舒張血管及抗發炎。
  2. 三文魚︰富含EPA及DHA,可有助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類等多種促進發炎的成分。其代謝產生的分解素、保護素等物質,也具有抗炎和消退炎症的作用。
  3. 栗子︰含有「沒食子酸」,可透過抑制促炎介質、降低「壞膽固醇」的氧化,從而減少血管發炎和血小板聚集等方式發揮其抗發炎的特性。
  4. 黑朱古力︰臨床試驗發現,每天進食30至50克的黑朱古力能夠降低發炎標記物TNF-α、IL-6和hs-CRP的水平,同時還能提升抗發炎標記IL-10的水平。但選擇黑朱古力時,可可固形物含量需達70%以上。而且由於其熱量較高,因此建議每天吃5至10克便已足夠。
  5. 全麥麵包︰建議選擇100%全麥粉製成、無糖低脂的產品,其中「低脂」所指的是每100克食物中脂肪含量少於5克。其次可以選擇全麥粉含量多於或等於50%的麵包,不過注意同樣要無糖低脂。
  6. 紅蘿蔔︰所含的β-胡蘿蔔素有助抗發炎,生吃或熟吃均可,不過生吃就要嚼碎一些。熟吃則較為簡單,只要膳食裡有脂肪,就能促進β-胡蘿蔔素的吸收。
  7. 碧根果(長山核桃)︰含有兒茶素,有助抗發炎,但作為堅果熱量太高,因此一天吃3至4顆便已足夠。
  8. 菠菜︰含有β-胡蘿蔔素,不過為了減少會影響鈣吸收的草酸,建議在煮食前先用沸水焯1分鐘。
  9. 布冧︰建議選擇紫紅色皮的布冧,並連皮一起食用。
  10. 番茄︰含有茄紅素,有助抗發炎,可選擇熟透的番茄,茄紅素含量會較高。
  11. 豆漿︰建議每天進食15至25克乾大豆,而25克乾大豆換算成豆漿大概等於365毫升。如果想攝取更多大豆異黃酮,可在製作豆漿使用乾豆,或直接用浸泡黃豆的水來打豆漿。
  12. 特級初榨橄欖油︰主要抗炎成分為「橄欖油刺激醛」,無論蒸、煮、炒、燉皆適用。

至於傾向選擇營養補充品,來輔助補充營養方面,洪永祥醫生則建議食用茄紅素,可以幫助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並降低黑色素生成,從而達到美白和淡斑的效果。


3. 促進微血管循環

洪永祥醫生建議,也可透過促進微血管循環來改善斑點問題。飲食方面可多攝取不飽和脂肪酸,含豐富單元不飽和脂肪的油有芥花籽油、橄欖油、花生油,以及來自堅果及牛油果的油;含豐富多元不飽和脂肪的油有粟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紅花油,以及來自油脂較多的魚類、合桃及種子的油。

同時也建議每天下肢熱敷泡溫水或快走、慢跑、踩單車、開合跳等有氧運動,來增加下肢供氧,改善微血管循環。

註︰各人體質不同,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建議諮詢醫師意見!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FB@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騰訊@內地營養師谷傳玲食物安全中心


糖尿病小腿黑斑是長期高血糖導致微血管和神經損傷的表現,一般不會癌變。改善方法包括:用橄欖油皂清洗,多攝取抗發炎食物,促進微血管循環,積極控制血糖。


糖尿病脛前黑斑是糖尿病常見的下肢皮膚表現,早期為暗紅疹,後期會變大變深,與血糖控制不佳及微血管、神經損傷有關,一般不會癌變。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兩天一夜的旅行最怕就是「東西不好帶、包包又難背」,這篇就幫你精選三款短程旅行愛用後背包:MUJI 無印良品的收納派經典、mont-bell 超輕攻頂包,還有 GREGORY 的高機能萬用款。不管你偏好輕便好折收、大容量兼顧實用口袋設計,或講究外型搭配與通勤兼用,一篇就幫你選出最適合的那一款!

mont-bell 輕巧便攜的「VERSALITE PACK 15 可摺收攻頂包」

mont-bell「VERSALITE PACK 15 可摺收攻頂包」6,200 日圓(含稅)

首先介紹的是 mont-bell 的「VERSALITE PACK 15 可摺收攻頂包」。這款有四種尺寸:15L、20L、30L 和 40L,這次介紹的是最小的 15L。

材質為 mont-bell 原創的 Ballistic® 尼龍 Ripstop,與傳統尼龍相比,在相同重量下可達到約 2 倍的抗撕裂強度。

此外,整個背包僅約 93g,超級輕,連帶讓平時的行李也感覺更輕盈了。

由於布料很薄,背起來會有底部稍微下沉的感覺,但因為背包本身就比較小,所以其實不太會介意。

如果是住一晚程度的旅行,放進換洗衣物也沒問題,非常適合短途旅行。

不愧是 mont-bell,不只是個小型背包而已。其實它是可以收納進頂蓋部分的可收納設計

顏色有三種:藍綠色、黃色、深灰色

我私心推薦的 VERSALITE PACK 15 可摺收攻頂包款式是藍綠色。鮮明的紅色作為點綴很可愛,意外地很好搭配各種穿搭喔〜。

順帶一提,根據官方網站顯示,截至 2025 年 4 月 18 日目前為止為缺貨狀態。

藍綠色和深灰色預計 4 月下旬進貨,黃色則是預計 6 月上旬,所以建議提前確認庫存狀況。

VERSALITE PACK 15 可摺收攻頂包

無印良品的人氣商品「可減輕肩膀負擔撥水加工後背包」

MUJI、mont-bell、GREGORY 哪款最適合 2 天旅行?3 款人氣後背包一次比較給你看

MUJI 無印良品「可減輕肩膀負擔撥水加工後背包」3,990 日圓(含稅)

接著要介紹的是無印良品超人氣的「可減輕肩膀負擔撥水加工後背包」。

容量為 20L,裝得下很多東西,肩帶的「加厚墊」設計能減輕肩膀負擔,讓人覺得比以往的背包輕盈。

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它有很多收納隔層和口袋,超級實用!

前面有一個大口袋,左右兩側也各有可放入寶特瓶的口袋。

內部則有可以收納 A4 文件夾或筆電的大空間,還設有魔鬼氈固定設計。

左側也有拉鍊,可以快速取出裡面的物品。像是不用把背包卸下來也能輕鬆拿到摺疊傘,真的很方便。

背面的固定帶也非常實用。可以穿過行李箱的拉桿,這樣可減輕肩膀負擔撥水加工後背包就能固定在行李箱上。

但有一點要注意。我是使用無印良品的行李箱,所以沒有問題,但根據其他品牌設計,有可能會無法穿過拉桿,建議事先確認看看喔。

可減輕肩膀負擔撥水加工後背包 四色

夏天的話連四天三夜的行李都能裝下!GREGORY 的「ALL DAY」

152cm女性がグレゴリーの「オールデイ」を背負った様子

GREGORY「ALL DAY」 29,700 日圓(含稅)

最後要介紹的是 GREGORY 的後背包「ALL DAY。適合想要輕裝旅行、用背包裝行李的人。

雖然名為「ALL DAY」,意思是「一天的行李就能有效收納」,但實際上我也拿它來裝了夏天 3 泊 4 日旅行的行李。

荷物内訳

我打包了為期 4 天 3 夜的盛夏旅行行李。我知道這次的行李已經超出了容量,但還是硬塞進去了。

我把 3 天份的衣物裝進壓縮袋裡,還放入了保養品、化妝品、電棒捲、替換用的涼鞋、毛巾等看起來很占空間的東西。

雖然稱不上「還有很多空間喔!」,但比起拖著登機箱移動,這樣的方式輕便許多、行動起來也更靈活。對我來說,這樣就已經很夠用了。

内側ポケット

旅行中我覺得很方便的還有兩個內部口袋。其中一個是在正面裡側的網狀口袋。

因為是網狀設計,打開包包時可以清楚看到內容物,有沒有東西遺漏也一目了然。

外側ポケット

另一個是在正面外側的口袋。可以快速取物,在旅途中真的超方便。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口袋,總共內部有 2 個、外部有 3 個,是個超實用的設計。

這次我是將「ALL DAY」當旅行背包使用,不過平時上班等日常使用也很推薦喔!

ALL DAY

◎本文經 Roomie 日文版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作者為 ROOMIE 編輯部。

本文初稿使用 AI 翻譯。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食藥署說明,即便使用SPF 50的防曬乳,也無法完全阻擋所紫外線,而這些已足夠刺激皮膚合成維生素D;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夏天太陽紫外線強烈,為了避免曬傷、曬紅,出門塗抹防曬品來保護皮膚,不過怎麼聽說「使用防曬品可能會阻斷人體吸收陽光製造的維生素D」?對此,食藥署闢謠,即便使用SPF 50的防曬乳,也無法完全阻擋所紫外線,而這些已足夠刺激皮膚合成維生素D。

食藥署在臉書專頁「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發文說明,一天只要「曝曬陽光15分鐘」皮膚就會產生足夠生活所需的維生素D,也能從日常食中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材,只要正常使用防曬,並不會造成維生素D缺乏,因為防曬不等於完全阻擋紫外線。

食藥署表示,若仍擔心有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建議可先自費抽血檢驗,確認含量過低再以口服維生素D補充,這樣才能皮膚健康與身體正常運作。

食藥署提到,接受陽光照射的確有助於人體合成維生素D,但紫外線對皮膚所造成的傷害更嚴重。同時提醒,如果紫外線都呈現過量級或危險級,皮膚沒有防護在外曝曬超過15-20分鐘就容易曬傷,長期而言會有皮膚「光老化」及皮膚癌的問題。

食藥署指出,根據研究,即使有使用防曬乳,多數人仍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短暫日曬10-15分鐘,就足以合成所需維生素D。如果擔心缺乏維生素D,不需要犧牲皮膚健康來猛曬太陽,只要均衡飲食、正常活動、偶爾戶外走動就夠了。想曬太陽補維生素D,記得選擇早晨或傍晚短暫日曬,比起長時間紫外線曝曬來得安全。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德國之聲中文網)意大利費拉拉大學遺傳學者吉羅托(Silvia Ghirotto)的研究顯示,早期歐洲人很可能擁有深色的頭發、眼睛和皮膚。直到大約3000年前的鐵器時代,淺色的頭發、眼睛和皮膚都是例外。

根據這項研究,在大約14000年前,即舊石器時代晚期,在早期歐洲人中,對淺色皮膚、頭發和眼睛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基因只是非常零星地出現。

如今,在一些北歐國家如挪威、瑞典和芬蘭,甚至有些地區超過80%的人口天生都是金發。在歐洲其它地區,金發相當罕見;大多數歐洲人都是棕色頭發。全世界只有約2%的人天生金發。

尋找可用的DNA很困難

為進行這項研究,吉羅托的團隊分析了來自西歐和亞洲34個國家考古遺址的348個DNA樣本。其中最古老的樣本距今4.5萬年,來自2008年在西西伯利亞發現的Ust’-Ishim個體。此外,來自瑞典的距今約9000年的SF12個體的DNA樣本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

然而,許多所檢測的DNA樣本嚴重受損或不完整(“降解”),以至於研究人員無法直接確定色素沉著特征(如膚色、發色和眼睛顏色)。他們只能使用統計學方法來推斷這些特征。

保存極其完好的冰川木乃伊「奧茲」(Ötzi)可追溯到銅器時代,距今約5300年
保存極其完好的冰川木乃伊「奧茲」(Ötzi)可追溯到銅器時代,距今約5300年

歐洲人的非洲血統

大約5萬至6萬年前,第一批智人在歐洲定居。從基因上講,他們與非洲的現代祖先的分化並不大。這意味著他們主要是有深色皮膚、頭發和眼睛的基因。

雖然可能總是存在例外,例如藍眼睛,但在大約5000年前的銅器時代,歐洲大多數人仍然是深色皮膚和頭發。根據所檢測的DNA樣本,63%的早期歐洲人擁有深色皮膚,而只有8%的人擁有淺色皮膚。

淺膚色和淺色眼睛在歐洲有進化優勢嗎?

在北歐,比如在瑞典,大約3000年前,淺色頭發和淺色眼睛的人增加。

這項研究認為,對早期狩獵采集者而言,淺膚色可能是一種進化優勢。在較弱的陽光下,他們可能能夠合成更多的維生素D,而維生素D是健康的骨骼、牙齒和肌肉所必需的。

然而,較淺的眼睛顏色可能並沒有顯著的進化優勢。遺傳學者吉羅托的解釋是,藍色或綠色的眼睛是遺傳因素或性選擇的結果。

不過,淺色皮膚、頭發和眼睛究竟給歐洲人帶來了哪些進化優勢,目前尚無定論。例如,淺色色素沉著的增加是否與歐洲的氣候以及人口遷徙變化有關,尚須進一步研究。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鞋襪淋濕別久穿,小心引發香港腳、皮膚感染,嚴重恐致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圖/三立新聞台)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鞋襪淋濕別久穿,小心引發香港腳、皮膚感染,嚴重恐致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圖/三立新聞台)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鞋襪淋濕別久穿,小心引發香港腳、皮膚感染,嚴重恐致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圖/三立新聞台)

丹娜絲颱風來襲,強度稍微增強了,預估暴風圈將擴大,南部、東南部留意局部性豪雨,外出時記得攜帶雨具,也要注意鞋襪別被淋濕。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許多人暴雨後鞋襪濕透,卻常因不便未即時更換,除了引發香港腳、浸漬性皮炎,還可能造成細菌感染等,嚴重恐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

黃軒在臉書粉專指出,暴雨過後,潮濕、密不透風的鞋子裡,恐是細菌與黴菌的溫床,常見健康問題包括「足癬(香港腳)」,長時間潮濕悶熱使黴菌孳生,腳趾縫、腳底搔癢、脫皮、紅腫甚至糜爛。再來是「細菌感染」,濕軟的皮膚容易破損,細菌趁虛而入,引發紅腫熱痛,嚴重可能演變成丹毒或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

還有「浸漬性皮炎」,皮膚長時間被水泡得軟爛、脫皮、發癢疼痛,使得保護力下降,更容易感染。最後是「濕滑鞋底的風險」,潮濕路面容易打滑,鞋底防滑效果差者風險更高。此外,髒水中常帶有大量細菌,若皮膚破損,更容易引發感染。

黃軒提醒,暴雨過後腳部淋濕,應盡快脫掉濕鞋襪,別再悶著,接下來清潔雙腳,先用清水沖洗,再用溫和肥皂搓洗,特別是腳趾縫,而且一定要徹底擦乾,使用乾毛巾輕拍乾腳與腳趾縫,必要時用冷風吹乾,並留意雙腳有無傷口或真菌感染徵兆(癢、脫皮),適時消毒或塗抹藥膏,再換上乾燥鞋襪,鞋子若濕了,先清洗、填報紙吸水再晾乾。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圖/freepik

日前網路媒體報導,提到一名媽咪在懷孕期間皮膚變得紅腫粗糙,視覺年齡蒼老許多,有些網友因此感嘆,全天下媽咪為了將新生命帶來這個世界,總是犧牲了許多重要事物,也有網友對於孕期身體變化感到更害怕了。

其實,孕期的荷爾蒙變化等影響,的確經常造成媽咪的皮膚問題,但是通常不會太嚴重,只要好好調理治療,就不必太擔心!

中西醫專家婦科觀點:陳曉萱醫師&愛群生殖中心副院長馬佩君醫師

圖/freepik
圖/freepik

孕期常見皮膚問題1:發癢、起紅疹

懷孕期間雌激素增加,容易導致膽鹽代謝不佳鬱積在體內,若是孕婦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體質,或是有免疫相關的問題,也都可能出現皮膚癢、起疹子、蕁麻疹等症狀。值得注意的是,若媽咪罹患類天皰瘡、膿皰型乾癬,因為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最好諮詢醫師並接受治療。

我發現,很多媽咪都不知道中醫可以幫助調理孕期皮膚問題,其實針對媽咪們在懷孕期間皮膚發癢、起紅疹等問題,中醫的治療效果極佳!建議媽咪們遇到皮膚困擾時,不妨諮詢專業中醫師,藉由溫和調理體質緩和皮膚症狀,讓我們在懷孕期間可以舒服一點。

建議調理方法:祛風散熱的「孕期養膚飲」對改善癢疹有幫助,可適度飲用。而「茶葉水」具有抗發炎、解毒的特性,除了直接飲用,也可用紗布巾沾茶葉水或用泡過的茶包濕敷在癢疹處,幫助舒緩。若持續未改善仍建議諮詢專業醫師,釐清原因才能依個人體質加以調理。

「孕期養膚飲」

材料:牡丹皮、地膚子、玄參、荊芥各2錢,炙甘草1錢、1000CC水

作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4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祛風散熱、改善皮膚癢疹

小提醒:若皮膚癢疹症狀嚴重,建議還是找中醫師對症處理,效果更佳。

「茶葉水」

建議選擇不含農藥及任何添加物的茶葉,按照一般方式沖泡即可。若擔心咖啡因的影響,也可選擇不含咖啡因的「博士茶」,其葉片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及抗氧化物,我會建議選擇含葉量高的博士茶,也比較順口好喝。

孕期常見皮膚問題2:油膩粗糙、長痘痘

懷孕期間黃體素分泌增加,使得皮脂腺分泌比較旺盛,所以有些媽咪可能會覺得皮膚變得比較粗糙、比較油膩,或是開始長痘痘的狀況。

建議調理方法:媽咪可以經由海泥敷臉、熱敷等方式,幫助臉部清潔及改善。

圖/freepik
圖/freepik

孕期常見皮膚問題3:血管擴張、長紅斑

懷孕期間血管擴張,皮膚易產生血管瘤、紅斑,也有人會牙齦腫脹出血。

建議調理方法:基本上媽咪不會因此感到不舒服,一般在產後就會自然消失,練習放寬心即可。

孕期常見皮膚問題4:黑色素沉澱

懷孕過程中,媽咪的腋下、乳房、乳暈、生殖器、下腹中間等部分,比較容易出現色素沉澱的情形,臉上也經常會出現肝斑,媽咪要做好防曬,不要在大太陽下行走,產後身體黑色素沉澱會慢慢淡化,但有些媽咪的痣可能會增大或顏色加深,這是比較難避免的。

建議調理方法:飲食清淡,避免刺激素食物如咖啡、油炸食物等,多攝取蔬果及水分,對維持皮膚健康會比較有幫助。

孕期常見皮膚問題5:妊娠紋

懷孕末期也常會因為腹部皮膚急速撐開,皮膚組織受損、斷裂、發炎,而在肚皮或大腿出現莫名的搔癢及妊娠紋。

建議調理方法:盡量擦乳液保濕,或控制體重增加速度,以避免體重突然間增加太多,破壞皮膚結締組織彈性,更容易出現妊娠紋。

第一孕期(前三個月)維持原本體重,第二孕期(中間三個月)每個月緩慢增加0.5-1公斤,第三孕期(最後3個月)因為胎兒、羊水、及孕婦水腫,建議每個月增加1-1.5公斤。 總孕期增加10-12公斤最爲剛好,若原本孕前BMI大於25或小於19的孕婦,建議需要諮詢醫護人員,進一步討論適合自己的規劃。

養孕專家中醫院長 陳曉萱
養孕專家中醫院長 陳曉萱

養孕專家中醫院長 陳曉萱

延伸閱讀

媽咪心情好,寶寶長更好!醫師揭「胎教」5大關鍵,從心開始養好孕

40+懷孕「流產率」高達51%!中醫食療助妳調「小月子」,重新養好身心狀態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