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醫療文獻 網路分享


【記者孫慶璋/嘉義報導】

嘉義市政府自95年開辦「社區醫師往診服務」以來,於106年擴大推動「嘉義市醫療到府服務計畫」,成功在社區扎根,陪伴病人與家屬安心返家、延續照護。10月31日於嘉義基督教醫院舉辦114年醫療到府服務計畫成果發表會,黃敏惠市長親臨出席,向所有辛勞奉獻的醫事人員致上最誠摯的感謝,並頒發感謝狀予參與計畫的醫事機構。

▲圖說:(圖/嘉市府提供)
▲圖說:(圖/嘉市府提供)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推動居家醫療服務展現了「跨域協力」與「夥伴關係」的力量。此計畫能順利推行,關鍵在於醫師、護理師、中醫師、牙醫師、藥師、營養師與治療師等跨專業團隊共同投入,將愛與專業送進家中,守護市民健康。市長感謝所有第一線醫療人員長期無私的奉獻,「總是在市民最需要的地方挺身而出,用行動詮釋——因為有愛,所以更堅強。」未來市府將持續鏈結更多夥伴,共同推動幸福永續的醫療環境,讓嘉義成為「有人情味、有行動力」的城市。

衛生局長廖育瑋指出,嘉義市借鏡日本長崎「連攜協力模式」,創全國首例推出「出院宅極便服務」。不分年齡層,除長照人口外,亦照顧尚未取得長照資源補助的短暫失能市民。透過醫事人員到宅預評,協助患者返家前完成照護準備,再由出院準備護理師、居家護理師、物理與職能治療師、藥師與社工組成團隊,從醫院到家庭,打造「有溫度的醫療延續線」。

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煒指出,嘉義市居家醫療推動成效卓著,成功串聯醫院與基層醫療體系,讓轉介與溝通順暢無礙。分級醫療的落實,使大型醫院能專注於重症治療,而慢性病與長期照護則回歸社區端,讓醫療服務真正「在地化」,強化基層能量,也提升民眾獲得完整照護的便利性與連續性。

另一名50歲癌末病患小珍,在生命最後階段最大的心願是與姐姐共進晚餐。團隊為她舉辦「圓夢餐會」,準備最愛的料理,邀請親友陪伴。那天小珍露出久違的笑容,姐姐含淚道:「謝謝你們,讓妹妹能帶著笑走完最後一程。」場面動人,令人動容。

目前全市共串聯嘉義基督教醫院、聖馬爾定醫院、陽明醫院、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及部立嘉義醫院等五大醫院出院準備組,並整合62家醫事機構,涵蓋西醫、中醫、牙醫及居家護理、復健專業,共同建構跨專業醫療網絡。截至目前已服務約3,000人次(今年約350人次)。

未來嘉義市府將持續擴大「醫療到府服務」規模,結合智慧醫療與社區照護,讓市民從醫院到家庭、從照護到善終,都能獲得無縫接軌的支持與陪伴。正如服務團隊的信念——「醫療到府,讓照護不止於醫院,而能安心延續到家。」嘉義市正以愛與專業,溫暖每一個家庭的心。

The post 嘉市114年醫療到府服務計畫成果發表 黃敏惠市長讚揚醫事愛 first appeared on 台灣捷報.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鎧應科技今日宣布攜手前線媒體推出「NeXCall 智慧叫號候診系統」,採用鎧應科技高穩定性的數位看板播放器,整合叫號軟體與客製化安裝服務,協助醫療院所實現即時互動、影音整合與智慧化管理,全面升級候診體驗。

鎧應科技表示,NeXCall 融合通訊技術與鎧應數位看板顯示技術,打造專為醫療院所設計的智慧整合方案,並以鎧應科技的高穩定性數位看板播放器,讓醫護人員可即時呼叫病患號碼,更能同步在 LED 與電視螢幕顯示,支援語音提示與多媒體播放,創造高互動的候診空間。

鎧應科技指出,NeXCall 具備離線仍可叫號的不中斷服務,並能跨診間多螢幕同步顯示,採用鎧應科技完整後台管理,支援 Logo、公告與多媒體內容客製,還能整合預約系統與 App 通知,同時做到多時段、多科室靈活設定。

鎧應科技強調,NeXCall 不僅是一套叫號系統,更是智慧醫療服務的核心平台,醫療院所能在候診期間播放健康教育影片、醫院簡介或輕音樂,營造舒適氛圍,強化品牌形象,同時提升病患的信任感與滿意度。

(首圖來源:鎧應科技)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CMoney 研究員

60

【13:24 即時新聞】聿新科(4161)盤中反彈2.55%,短線空方訊號未解,生技醫療題材持續受關注-CMoney 研究員 | CMoney投資網誌

聿新科(4161)股價震盪,生技醫療族群題材加持但主力賣壓明顯

聿新科今日盤中報價26.1元,漲幅2.55%,呈現反彈走勢。近期臺股生技醫療族群因業績發表會題材受到市場青睞,族群輪動明顯,部分個股漲停吸引資金流入。不過,聿新科自身籌碼面偏空,主力連日賣超,短線反彈主要受族群題材帶動,基本面與籌碼尚未明顯轉強,投資人宜留意反彈力道是否延續。

技術面與籌碼面:均線空頭排列,外資主力賣壓未歇,短線觀望為宜

從昨日技術面來看,聿新科股價仍在週線、月線、季線之下,MACD、RSI、KD等指標皆偏弱,月KD死叉未解。籌碼面部分,外資昨日賣超210張,主力近5日賣超達10%,顯示短線資金偏空,且股價距離歷史低點僅約10%。量能雖有回溫,但籌碼集中度不高,短線建議觀望,留意反彈是否有主力回補跡象。點我下載籌碼K線

公司業務:血糖檢測儀器代工為主,AI輔助診斷佈局,盤中分析總結

聿新科主力業務為血糖測試儀器及保養品代工,並積極開發AI輔助診斷系統,提升產品競爭力。近期月營收表現平穩,未見明顯爆發。今日股價反彈受族群題材推升,但技術與籌碼面仍偏空,短線操作宜謹慎,建議投資人持續觀察主力動向與量能變化。

想更快掌握大戶散戶即時籌碼變化?

下載【籌碼K線】,一圖秒懂現在誰在買!
追蹤法人、大戶、主力動向,全盤行情不漏接。

https://www.cmoney.tw/r/2/rr58e7

文章相關標籤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加三嘻行動哇 Yipee! 成為好友」

FacebookYoutubeTwitterInstagramTelegramLine

國際健康保險與員工福利顧問公司 Pacific Prime 近日發表《2025 年健康保險現狀報告》(State of Health Insurance 2025),分析過去一年全球健康保險市場的主要變化,並指出包括醫療費用上漲、AI 技術導入與預防醫療興起等因素,正共同推動產業邁向結構性轉型。

這份報告集結了 Pacific Prime 旗下 11 個全球辦事處 的分析團隊與多家保險機構高層觀點,受訪者包括 Allianz、Bupa、AXA、Cigna、APRIL Asia 等國際保險品牌代表,對當前市場動向與地區差異提出觀察。

醫療費用高漲推動產業變革

報告指出,全球醫療成本持續上升,已成為保險公司與企業共同面臨的首要挑戰。各地政府與業者紛紛推行 成本控管機制,在確保醫療可近性的前提下抑制保費增長。除價格壓力外,報告也點出數項正在改變保險生態的主要趨勢:

  • 遠距醫療:降低傳統就診成本,同時提升醫療服務覆蓋率。
  • 人工智慧應用:協助保險業進行理賠審核、詐欺偵測與風險預測。
  • 預防醫療:企業加強員工健康管理,減少重大疾病後期支出。
  • 過度醫療與過度處方問題:成為推升整體醫療支出的關鍵因素。
  • 替代性保險架構:自保與彈性福利計畫興起,兼顧成本控制與員工需求。

區域市場觀察,亞太仍為增長關鍵

Pacific Prime 在報告中對多個主要市場提供區域性分析:

  • 香港:跨境醫療與慢性病支出增加,新定價規則使成本控制挑戰加劇。
  • 中國大陸:後疫情時代醫療需求回升,但保險公司競爭壓力讓費率增幅有限。
  • 新加坡:政策與就業法規變動,促使企業採用更靈活的福利制度。
  • 泰國:保費大幅上漲,業者導入新共付條款以分攤風險。
  • 阿聯酋:過度醫療與消費者期望上升,推動理賠與成本審核機制升級。
  • 英國:公共醫療等待時間長,私人醫療保險需求持續攀升。
  • 拉丁美洲:市場分散但中產階級擴張,保險需求維持強勁。

AI 與數位轉型成關鍵發展方向

報告指出,AI 不僅在理賠與風險分析中扮演角色,也開始滲入產品設計與客戶互動流程。未來幾年內,保險公司將逐步以 資料導向決策(Data-driven Decision Making) 取代傳統評估模式,並透過演算法精準預測理賠風險,改善營運效率。

Pacific Prime 執行長兼創辦人 Neil Raymond 表示,這份報告的目標在於提供對全球健康保險發展的全局性理解。他指出,保險產業正處於從「補償導向」轉向「預防導向」的轉折期,而技術與政策的變化將持續影響全球保險市場的運作方式。

延伸閱讀:

Sutherland 推出「Insurance AI Hub」,以 AI 代理打破保險業「試點陷阱」

DXC 推出 Assure Broking Essentials,AI 驅動 SaaS 平台助中小型保險經紀商數位轉型

HCLTech 擴大 AI 合作,助 The Standard 打造全新數位保險體驗

SmartStream 將 AI資料管理工具導入保險業

Elevance Health 更新醫療政策,HistoSonics 非侵入性肝腫瘤治療技術納入美國多州保險計畫

圖片及資料來源:美國商業資訊、Pacific Prime

好友人數

大家對網站文章上的一個讚、+1及轉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最好的鼓勵及繼續下去的原動力,請大家不要吝嗇。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李廖金月(左)過去務農,日常以鋤頭為伍,93歲才第一次接觸彩色筆及畫畫。(好所宅社區健康照護提供)

(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在醫護團隊與長照服務的陪伴下,長者的生活也能充滿色彩。由好所宅社區健康照護集團與詔安客家文化館共同主辦的《畫出彼一個心內的好所在・銀髮畫展》,展出20位長者超過50幅充滿生命力的作品,讓居家醫療與藝術創作美麗交融,成為雲林最溫暖的醫療故事。

居家醫療化身藝術教室 20位爺奶畫出生命色彩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居家醫療化身藝術教室 20位爺奶畫出生命色彩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89歲創作者李進隨(中)是在地客家人,喜歡一邊教大家客語,一邊畫畫。(好所宅社區健康照護提供)

活動起源於居家醫師郭育如與居家護理師李宜菡的觀察。兩人在居家訪視中發現,許多需長期照護的長者雖居住在熟悉的家中,但普遍出現精神不振、睡眠不佳與身心退化的情形。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她們開始帶著畫紙與顏料走進長者家中,鼓勵他們嘗試繪畫,用藝術療癒生活。

居家醫療化身藝術教室 20位爺奶畫出生命色彩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居家醫療化身藝術教室 20位爺奶畫出生命色彩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畫出彼一個心內的好所在》銀髮畫展共有20名居家醫療個案參與,平均年齡達85歲以上,即日期至11月9日於崙背詔安客家文化館展出逾50幅畫作。(好所宅社區健康照護提供)

這個小小行動很快感染整個醫護團隊,大家紛紛投入創作陪伴。從童年回憶、家鄉風景到日常小確幸,長者們用畫筆描繪心中的世界,透過色彩表達情感。短短幾個月內,已有20位長者參與,完成50多幅作品,並在詔安客家文化館展出至11月9日,吸引親友與社區民眾踴躍參觀。

居家醫療化身藝術教室 20位爺奶畫出生命色彩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居家醫療化身藝術教室 20位爺奶畫出生命色彩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93歲創作者李廖金月(中)受居家護理師李宜菡鼓勵,嘗試提筆畫了5張作品。(好所宅社區健康照護提供)

九旬的李廖金月阿嬤雖行動緩慢,卻對創作充滿熱情。她挑色謹慎、筆觸細膩,一幅畫往往花上好幾天完成。觀眾看見她鮮豔的用色,驚呼:「完全看不出是九十多歲長者的作品!」另一位李進隨阿公則在護理師鼓勵下首次拿起畫筆,專注創作的神情,讓醫護人員感動表示:「那一刻,阿公的眼神裡有光。」

居家醫療化身藝術教室 20位爺奶畫出生命色彩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居家醫療化身藝術教室 20位爺奶畫出生命色彩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爺奶創作者的作品充滿童趣,觀展民眾專注品味現場每一張畫作。(好所宅社區健康照護提供)

畫展並於10月29日重陽節上午10點舉行頒獎與導覽活動,邀請長者親自到場分享創作心路歷程,現場氣氛溫馨動人。

居家醫療化身藝術教室 20位爺奶畫出生命色彩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居家醫療化身藝術教室 20位爺奶畫出生命色彩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爺奶創作者的作品充滿童趣,觀展民眾專注品味現場每一張畫作。(好所宅社區健康照護提供)

居家醫師郭育如指出,藝術創作能有效改善長者精神狀態與睡眠品質,延緩退化速度,並增進自我價值感。好所宅長期整合居家醫療、長照與社區藥局資源,讓長輩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全方位支持。這場畫展不僅展現銀髮族的創作力,更讓社會看見「在家,也能被看見」的幸福力量。

立即加入【觀傳媒】官方帳號http://lin.ee/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為響應全球永續發展趨勢與國家「淨零轉型」政策,臺大醫院北護分院於今(2025)年10月27日與臺北市立關渡醫院簽署「ESG合作備忘錄(MOU)」,臺大醫院由余忠仁院長、北護分院由詹鼎正院長共同出席,臺北市立關渡醫院由台北榮總陳威明院長、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出席。雙方秉持平等互惠原則,攜手推動醫療機構永續發展與淨零轉型,共同朝向智慧治理、環境永續、社會共融與卓越醫療的目標邁進。此次MOU的簽署,象徵雙方將在共享永續發展資源、推動淨零轉型計畫、教學與研究、產學合作及新創育成等領域展開密切合作,促進跨機構間的經驗交流與資源整合。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為國際共通的永續發展架構,涵蓋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醫院治理三大面向。在臺大醫院總院的支持下,北護分院深耕萬華社區已逾20年,長期致力於預防保健、慢性病管理、老年醫學、復健醫學與居家長照服務,建立緊密的社區健康照護模式,展現深厚的在地連結與醫療韌性。

為全面推動醫院永續策略,北護分院於2024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盤點醫院治理、卓越醫療、幸福職場、社會公益及環境永續等五大ESG面向,並將2024年定位為「ESG元年」。院方將於2025年10月15日正式發行第一本《永續報告書》,以【永續火炬手】、【品質守門員】、【綠色執行者】、【職場福祉把關者】、【社區守護者】等五大章節呈現本院在各面向的具體成果與行動策略,作為未來推動醫院永續發展的重要藍圖。

展望未來,北護分院將配合衛生福利部「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推動智慧藥局、智慧健康照護、智慧職場永續、研究新星培育、智慧醫療營運韌性與節能管理等多項計畫。為解決ESG推動常見的部門分散與缺乏追蹤機制問題,北護分院正建構具「可行性、可追蹤性與可複製性」的ESG導入模式,從制度架構、操作流程與組織文化三方面整合,致力打造具代表性的地區型醫院永續經營典範,為中小型醫療機構的永續發展提供參照指標。

臺大醫院余忠仁院長表示:「永續發展不僅是環境保護的議題,更是醫療品質、社會責任與治理創新的結合,未來將持續深化跨院、跨領域合作,透過共享知識與資源,帶動國內醫療體系邁向更具永續性、韌性與包容性的發展方向,實踐健康共榮的願景。」北護分院詹鼎正院長表示:「北護分院將持續發揮社區醫院的核心價值,結合學術、臨床與公衛能量,成為醫療永續轉型的重要推手。」

為推動醫療永續與健康共融願景,臺大醫院北護分院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經營之關渡醫院日正式簽署姊妹醫院合作意向書,雙方以「永續發展與智慧醫療」為主軸,共同推動綠色醫院、智慧照護與社區健康促進等創新行動。關渡醫院作為北榮體系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基地,亦同步展現近年在環境永續、健康促進與智慧轉型方面的豐碩成果,獲各界肯定。

臺北榮總陳威明院長表示,臺北榮總身為連續入選《Newsweek》世界最佳醫院的醫學中心,我們深知卓越醫療的價值,不僅在於技術的領先,更在於對社會與環境的責任。多年來積極推動節能建築、低碳飲食、無糖餐點、綠色採購與醫療廢棄物減量等,同時也導入空瓶回收機,提供兌換忘憂湖魚禽飼料選擇,讓回收不再顯得單調乏味,從生活細節實踐健康與永續,並強調政府推動跨部會整合,強化永續醫療生態系的建構,呼籲醫界攜手前行,讓民眾從日常就醫中真切感受永續醫療的溫度與價值。而我特別要讚許關渡醫院—是榮總體系中最具創新與溫度的分院之一。近年不論在智慧醫院建設、社區共融、ESG行動或健康長壽社區的推動上,都展現出令人驕傲的成果。你們不只是提供醫療服務,更在實踐「醫院走入社區、健康深入生活」的理念,讓永續從制度落地到每一位民眾的日常。

關渡醫院自成立以來即秉持「以人為本、以永續為志」的核心理念,積極導入ESG(環境、社會、治理)永續治理架構,推動醫療院所綠能轉型與社區共融計畫。2023年是國內首家完成碳盤及揭露永續發展報告書之地區醫院,依據能源耗用及碳盤數據,在建築結構汰換空調冰水主機、鍋爐以天然氣取代重油對環境保護,並導入智慧能源監測系統,有效降低碳排放與監控能源消耗,在醫療上推動數位轉型,串聯產業資源,導入智慧床墊、人因智慧照明、自助繳費系統與 AI 情緒辨識等創新技術,打造「數位原生醫院」雛型,開創智慧病房提供民眾更友善就醫環境及優化醫護人員工作條件,成功打造兼具「綠色醫療」與「智慧管理」的永續典範。並於近二年榮獲經濟部節能菁英、內政部綠建築、臺北市零碳標竿、遠見雜誌第一屆ESG醫療永續高齡友善楷模獎等。

在社會永續面,關渡醫院長期深耕社區,2021年北榮派陳亮恭接任院長後,立即展開轉型行動。他整合多年在榮總推動高齡整合照護的經驗,重新定位關渡醫院為「社區塔台」——不再只是被動等待病人上門,從臨床治療到社區預防,打造「關渡學」模式,推動醫院從被動治病,轉型為主動營造健康長壽宜居社區的推手。結合AI科技與社區服務,發展多重慢性病智慧管理模式,協助民眾養成自我健康管理習慣,並與學術單位、地方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協力,推動銀髮健康、失智照護、社區復能及防災韌性建構,實踐「以社區為中心的健康共融網絡」。

在治理永續面,院方強化員工專業認同與組織學習,導入永續報告與指標管理機制,持續優化決策透明度與跨部門協作文化,並積極培育ESG與智慧醫療專業人才,打造「永續醫院、生態醫療」的願景藍圖。

此次北護分院與關渡醫院簽訂姊妹醫院合作,象徵醫療機構攜手邁向永續醫療新時代的重要里程碑。關渡醫院將持續以實證為基礎,深化智慧健康與永續治理策略,朝向「健康城市、永續醫院」的目標前進,讓醫療不僅治癒疾病,更療癒環境、連結社會,開創醫療永續新典範。


圖/臺大醫院北護分院與臺北市立關渡醫院簽署ESG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醫療永續與淨零轉型  共創健康環保未來記者會-臺大醫院余忠仁院長


圖/臺大醫院北護分院與臺北市立關渡醫院簽署ESG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醫療永續與淨零轉型  共創健康環保未來記者會-雙方互贈紀念品


圖/臺大醫院北護分院與臺北市立關渡醫院簽署ESG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醫療永續與淨零轉型  共創健康環保未來記者會-締結姐妹醫院合作簽約儀式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響應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醫院要照顧好同仁,同仁才能照顧好我們的病人。」的理念,奇美食品和奇美醫院於27日下午舉行「幸福生吐司」致贈儀式,並自11月3日起,將奇美食品明星商品「幸福生吐司」陸續送達奇美醫療體系,慰勞對象更包含所有承攬商工作人員、在院服務志工及實習學生等,約一萬名,為這群站在第一線的「健康守護者」補充元氣,緩解日益沉重的身心壓力。

奇美食品董事長宋光夫表示,奇美食品長年在食安方面用心耕耘,為民眾的餐桌健康把關,而奇美醫療體系則擔負起南臺灣民眾的健康重任。在醫護人員面臨空前壓力的此刻,奇美食品主動送出「幸福生吐司」的暖心舉動,正是展現集團「一家人」的團結精神。


奇美食品27日宣布致贈一萬條「幸福生吐司」 予奇美醫療體系。(記者蔡清欽攝)

「幸福生吐司」特別為奇美醫療體系加上專屬LOGO噴印,象徵「醫食同心」的精神,透過具體、貼心的行動,讓醫護人員深切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珍視,藉此提升同仁向心力,進而能以飽滿的熱情與精力,持續為地方鄉親的健康把關。

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表示,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高度緊繃的醫療工作中,一份簡單又美味的餐點,往往能帶來巨大的安慰與支持。近年來,臺灣正面臨超高齡化社會,為優化同仁工作環境、提供更好服務,希望透過提高效率、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奇

美食品這款明星商品「幸福生吐司」以細緻柔軟的自然之味,獨門燙麵技術Q彈保水,入口溫潤,盡享純粹奶香著稱。產品以冷凍保存,退冰回軟即可食用,既保留新鮮風味又方便即食,希望讓同仁在忙碌之餘,能享受到高品質的美味,感受到被關懷與支持的力量,暫時忘卻疲憊、舒緩身心、補滿元氣。

奇美食品董事長宋光夫強調,這次簡單卻充滿力量的跨界送暖行動,期盼能為醫院緊繃的氛圍注入一股暖流,讓所有同仁感受到來自奇美集團大家庭的堅實後盾與支持。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民眾透過手機出示虛擬健保卡的QR Code,在中榮診間前門診報到。(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健保署推動「虛擬健保卡」主打看病免帶卡,3年來成效仍有限,全國累計核發約116萬張,僅占人口約5%,依健保署中區業務組統計與推估,民眾實際使用率更不到1%。健保署表示,虛擬健保卡並非取代實體卡,而是提供民眾另一種就醫選擇,尤其在「非典型醫療場域」更有發展潛力。

健保署自2019年啟動虛擬健保卡試辦計畫,2022年起推動場域從遠距醫療、視訊診療與居家醫療,進一步擴大至一般門診。民眾可透過手機申辦虛擬健保卡,看診、領藥與實體卡同樣便利,再也不必擔心忘帶或卡片毀損,每次出示的QR Code僅限使用一次、5分鐘內即失效,避免被截圖盜用,資安更有保障,系統也具授權功能,可將長輩或15歲以下子女的卡綁定在自己手機上,協助就醫與領藥更方便。

健保署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累計核發虛擬健保卡已達116萬2815張,比起2022年底的38萬9243張,3年間成長超過2倍;全台提供虛擬健保卡服務的特約院所也從2022年的317家增加到今年8月的531家。

不過健保署中區業務組發現,虛擬健保卡的實際使用率仍不到1%,主因是醫師與民眾多半習慣使用實體卡,雖然在醫學中心、區域及地方醫院多已導入,但仍受限於民眾的數位落差與手機設備問題,推動不易,再加上醫療院所須負擔系統建置與維護成本,使虛擬健保卡的推廣速度明顯受限。

健保署統計,目前虛擬健保卡的實際使用仍以醫學中心為主,前段班幾乎由大型醫院包辦,包括林口長庚、高雄長庚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至於在「非典型醫療場域」中,羅東博愛居家護理所、馬偕居家護理所與羅東博愛醫院的使用量居前,主要應用於居家照護與遠距醫療。

健保署長陳亮妤表示,虛擬健保卡在宅急症照護、居家醫療、居家透析及遠距診療等「非典型醫療場域」更有發展空間,因為這些情境下實體卡使用較不方便,接下來會將推動重點鎖定相關領域,並設計「綁定獎勵」機制,鼓勵醫事人員協助病人開通虛擬卡,帶動更多院所參與居家與遠距醫療等計畫。

她也坦言,基層診所與衛生所常因設備不足卻步,健保署已將虛擬健保卡納入「雲端轉型補助計畫」,由資訊廠商協助系統整合,診所無須添購掃描器即可使用,未來也將持續升級系統,讓虛擬卡與實體卡可於同一流程中並行使用,提升院所意願。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大紀元2025年10月24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Anne Johnson撰文/趙孜濟編譯)Medicare的開放註冊從10月15日開始,持續到12月7日。這段期間不僅讓年滿65歲的人可以登記加入Medicare,也讓原始Medicare與Medicare Advantage的受益人有機會檢視並更改自己的保險內容。

但是,Medicare的規則和規定可能令人困惑。你該如何應對?費用又是多少?Medicare預計將在2026年調漲費用。

Medicare開放註冊

當你年滿65歲時,必須註冊Medicare。根據美國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SSA)的規定,未及時註冊可能導致保險覆蓋出現空檔或產生滯納罰金。根據Medicare的規定,如果你有資格註冊Part B卻沒有註冊,每延遲一年,你將被額外收取10%的費用,這一罰金將伴隨你終生。

即使你有退休人員醫療保險,也必須註冊Medicare。退休保險可用於填補覆蓋空白。

但如果你年滿65歲且已經領取社會保障金,將自動註冊Part A。你必須手動註冊Part B。你的保險將在註冊後的下一個月開始生效。

根據Medicare的定義,Part A是醫院保險,Part B是醫療保險。當你支付免賠額和共保額後,Medicare將支付醫療費用。如果你需要Medicare處方藥計劃Part D,你必須加入一個單獨的藥物計劃。

Medicare費用上漲

雖然Part A無需繳費,但Part B需支付保費。根據AARP的資料,Part B的保費將上漲11.6%,從2025年對年收入10.6萬美元以下(夫妻合報21.2萬美元以下)者的185美元,上漲至2026年的206.50美元。此保費僅適用於Medicare Part B,不包括Medigap、藥物計劃或Medicare Advantage計劃。

「保留條款」(Hold Harmless Provision)減輕衝擊

根據Medicare Interactive的解釋,一項稱為「保留條款」的規定保護你的社會保障金不因Part B保費上漲而減少。

因此,你將從社會安全局獲得足夠的生活成本調整(COLA),以覆蓋保費上漲的全部金額,從而得到保護。

週五(10月24日),美國社會安全局宣布,2026年社會安全福利COLA為上調2.8%,自明年1月起生效。(參考報導《美2026年社安金上調2.8% 對您意味著什麼?》)

Medicare、Medigap與Medicare Advantage

雖然Medicare涵蓋醫院與醫療費用,但仍存在較大支付差距。這就是Medigap和Medicare Advantage存在的原因。

Medigap

Medigap由私人保險公司提供,但主要帳單仍由Medicare支付。你仍屬於原始Medicare體系,可以選擇任何醫生。但你需要額外加入Part D(藥物計劃)以獲得處方藥保障。

Medicare先支付其應付部分,隨後Medigap支付剩餘部分(取決於你選擇的計劃,如G計劃或N計劃)。你需要在支付Medicare的基礎上再支付Medigap的月保費,但幾乎不會有意外帳單,並且可自由選擇醫生。

根據Medicare的數據,2025年Medigap的F和G計劃的免賠額高達2,870美元,K和L計劃為257美元。達到免賠額後,Medigap將支付100%的費用。但N計劃除部分門診和急診掛號費外,其餘費用均由保險全額支付。

簡單來說:Medicare由政府管理,而Medigap是你購買的「補充計劃」,用於覆蓋Medicare未涵蓋的部分。

Medigap的既有病症條款

根據KFF(凱撒家庭基金會)的資料,聯邦法規禁止保險公司在發放Medigap保單時使用醫療核保,這稱為「保證承保保護」(Guaranteed Issue Protections)。但這些保護存在局限性,這意味著患有哮喘或癌症等既有病症的人,可能難以甚至無法購買Medigap保單。

然而,聯邦法律規定,在某些情況下,Medigap保險公司必須在不進行健康核保的情況下核發保單,這適用於年滿65歲、首次加入Medicare Part B的申請人,以及符合特定資格事件的人士。這段期間是一生一次的六個月Medigap開放註冊期。

Medicare Advantage計劃

你可以通過聯邦政府管理的傳統Medicare項目,或通過私人保險公司的Medicare Advantage計劃來獲得Medicare福利。Medicare Advantage計劃通常是健康維護組織(HMO)或優先提供者組織(PPO)。

政府與私人保險公司簽約,委託其向參加者提供Medicare福利。Medicare仍支付帳單的一部分,但由Medicare Advantage計劃負責管理。許多此類計劃包含Part D部分,也就是處方藥保險。

根據KFF數據,2025年76%的Medicare Advantage參保人(含處方藥計劃)除了支付給Medicare的185美元外,無需額外繳納保費。

然而,這些計劃通常有較高的免賠額、共同保險額與部分負擔費用。Medicare Advantage參加者的平均自付上限為:網絡內服務為5,320美元,網內與網外服務合計則為9,547美元。

你可以這樣理解:原始Medicare就像是主餐,而Medigap(補充保險)則是補足缺口的配菜;Medicare Advantage則像是點了一份套餐,所有內容都打包在一起,但只能在特定的「餐廳」(即指定網絡内)使用。

你的健康狀況如何?

如果你身體健康,可能不介意Medicare Advantage計劃中的較高免賠額,因為保費可能較低甚至沒有。但突發疾病可能讓你承擔巨額帳單。

儘管Medigap提供更多選擇,但其對既有病症的限制可能使許多人無法受益。

原文「Are You Ready for the 2026 Medicare Enrollment?」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5。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責任編輯:高靜#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為展現在地醫療服務成果,今(24)日於縣立體育館舉辦第三屆屏東健康博覽會,今年以「食、醫、住、行、育、樂」為六大主題展出80個特色攤位,縣長周春米到場體驗醫療服務並表示,希望透過名人講座分享健康秘訣與知識,搭配寓教於樂的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的知識與生活品質。

今年健康博覽會涵蓋健康市集、健康篩檢、無毒家園親子同樂探索營、健康趣味闖關等多元特色攤位,現場氣氛熱鬧非凡,周縣長也與大小朋友們一同體驗,在歡笑與互動中學習健康知識,讓體育館搖身一變成為全齡共享、充滿活力的健康生活展場。

縣長周春米首先感謝縣內各醫療院所、18個醫事團體及屏東地檢署的協助,她表示,現場有許多鄉親透過各式各樣的物理治療、健康諮詢與檢查關心自身健康,也見到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一同參與,希望透過趣味闖關活動,讓孩童們在遊戲中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

周縣長指出,屏東健康博覽會舉辦至今已邁入第三屆,每年皆受到鄉親喜愛,本次活動設有80個特色攤位、胸部X光檢查服務,屏東榮民總醫院更於現場提供四項癌症篩檢。此外,自今年9月起,縣府衛生局也陸續在各社區舉辦健康座談,她說,健康不僅是縣府與醫療院所的責任,更需要社區與每一位民眾共同投入。

縣府衛生局表示,健康博覽會將社區醫療照護服務及特色,以貼近生活方式呈現公共衛生、社區醫療照護、身心健康促進、食安等相關議題,感謝各醫院、醫事團體的協作,透過產、官、學資源整合,在體育館全面打造成一座結合健康體驗,全民保健與親子共玩的「健康練習場」,從預防到治療,體驗最貼近健康的智慧醫療服務。

衛生局說,現場亦有「名人講座」邀請張益豪健康2.0醫師及衛生所醫師群演講多面向主題,強化「預防從生活做起」防治觀念,並透過現場代謝症候群防治大會師活動、提供癌症篩檢及疫苗接種站,讓預防保健服務更到位。

此外,也邀請豆子劇團推出親子舞台劇,以及「集合啦!無毒森友會—2025無毒家園親子同樂探索營」,讓家中寶貝透過遊戲,學習毒品危害、法律觀念與健康小知識,未來將持續透過跨齡共學、跨域合作,將專業醫療轉化為日常的互動體驗;從飲食、運動、心理到社區支持,全面推動全人健康。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