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健康文獻 網路分享


華視《健康最前線》製作人暨主持人陳力瑜,隨著氣候逐漸轉涼,帶領觀眾一起迎接秋季養生新觀念。入秋時節,氣溫變化大、代謝變慢,是最容易感到疲倦與水腫的季節。因此,節目特別規劃了一系列「秋季健康」主題,從飲食、保健品到代謝調理,陪伴觀眾在轉換季節中維持最好的狀態。

節目中特別舉辦「百人瘦身計畫」,在醫師與營養師的專業指導下,搭配營養補給品,成果驚人!許多成功見證者親自蒞臨華視《健康最前線》現場,分享他們重拾健康、自信與笑容的喜悅。現場洋溢著感動的氛圍,讓大家看見「健康瘦」不只是外在的改變,更是從心出發的生活態度。

華視健康最前線、健康好料理節目製作人暨主持人陳力瑜(左)和特別來賓許嘉容。(照片提供:健康最前線 照片拍攝:湯敬全)

錄影現場也迎來一位特別的嘉賓──力瑜多年未見的好友許嘉容。兩人相識近三十年,當年共同奮戰於螢光幕前的青春時光,至今依然歷歷在目。嘉容婚後專心相夫教子,睽違十多年後重新投入職場,如今以自媒體創作者身分大放異彩,在抖音平台獲得亮眼成績,甚至受邀至對岸擔任直播主講師。久別重逢的兩人相擁而笑,回憶起當年少女時代的夢想與純真,彷彿時間從未改變,她們都依然是那個帶著笑容、充滿熱情的自己。

滙豐國際生技總經理林紫貴(左)與品牌公關經理諸蕙媛(右)分享最新飲品──「氫水加蜂蜜」。(照片提供:健康最前線 照片拍攝:湯敬全)

此外,《健康最前線》也邀請滙豐國際生技林紫貴總經理與品牌公關經理諸蕙媛,一同分享秋季最新飲品──「氫茶飲」。這款飲品選用南投名間鄉松柏嶺的「松柏長青茶」,茶香清幽淡雅,入口回甘,融合氫分子科技,不僅促進代謝、幫助體內順暢,更是維持身材的理想茶飲。節目中也藉此傳遞「喝茶即養生」的生活哲學,讓觀眾重新體驗自然與健康的美好。

自主持《健康最前線、健康好料理》以來,陳力瑜對於養生、健康與美的體悟更深。她不僅常受邀出席各大健康活動與新品發表會,更以自身的狀態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健康代表。每當有人見到她,都驚訝於她的青春與光采,總忍不住問:「力瑜,你怎麼越來越年輕?」

華視健康最前線、健康好料理節目製作人暨主持人陳力瑜。(照片提供:健康最前線 照片拍攝:湯敬全)

其實,保持美麗的祕訣,來自她對生活的熱愛與身心的平衡。近期,力瑜更受國際品牌EL SHADDAI邀約,主持香新品會,倡導現代人要學會「與自己的身體對話」。在壓力與忙碌的時代裡,懂得透過香、理療與放鬆,重新傾聽內在的聲音,才能真正達到健康與美麗的和諧。

力瑜常說:「健康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段溫柔的旅程。」

從鏡頭前的笑容,到鏡頭後的努力,她用真誠陪伴每一位觀眾走進健康的生活《華視健康最前線》也將繼續帶給大家更多溫暖與力量——讓每一個清晨,都是一個好開端。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飲食想改善血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早餐加一根香蕉、午餐多一碗菠菜、晚餐白飯換成地瓜,攝取高鉀有助排鈉;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每天按時服藥,血壓卻老是降不下來?營養師薛曉晶表示,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引發高血壓的關鍵可能出在身體缺鉀,而不是藥物無效。鉀能幫助血管放鬆、排鈉,也是現代人最易缺乏的礦物質之一。建議日常飲食可多攝取香蕉、菠菜、地瓜等3大高鉀食物、少鹽多蔬果,有助平衡鈉鉀比例又穩壓。

你是否厭倦了血壓忽高忽低藥物難控制?想要降血壓,別再只靠藥物了!薛曉晶於臉書專頁「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發文指出,引發高血壓的關鍵,可能不是藥沒效,而是出在「鉀」攝取不足。鉀能幫助血管放鬆、加速排出體內過多的鈉,也是現代人最容易缺乏的礦物質;尤其是外食族、愛吃加工食品者,體內鈉高鉀低,血壓自然難以穩定。

薛曉晶提及,根據《Clin Hypertens》發表於2024年的研究顯示,在食物成分中,鈉、鉀與血壓的關聯最為密切。低鈉飲食和高鉀飲食的降血壓作用,已被充分證實,尤其是在高血壓族群中。高鉀攝取量是阻止高血壓的飲食方法(DASH)中,屬於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顯示對心血管風險的有利影響。

另,《Nutrients》2020年研究也指出,鈉鉀比越高,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就越高。想改善血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早餐加一根香蕉、午餐多一碗菠菜、晚餐白飯換成地瓜。日常攝取這3種天然高鉀食物,就是你的降壓健康密碼。

薛曉晶強調,想告別血壓機上的紅字、穩定血壓,不只靠藥物達到目的;建議不妨從飲食開始,日常多吃蔬果、少鹽,也能讓鉀鈉回到健康比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南山人壽: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南山人壽致力打造永續供應鏈 共築綠色未來

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的挑戰下,南山人壽積極推動永續採購與綠色營運,自西元(下同)2023年導入「ISO 20400永續採購指南」,透過教育訓練及制定各項永續採購政策,持續具體落實永續供應鏈管理,並邀請供應商簽署「永續承諾書」,2025年合作廠商簽署家數達508家,占2025年度南山人壽交易供應商的83%;在今年,南山人壽更設立「南山永續供應商獎」,希望發揮揪團(MGM,Member Get Member之縮寫)力量,攜手供應商夥伴一同推動永續健康,建立更健康的地球。

近年來,全球面臨日益嚴峻的極端氣候挑戰與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局勢,穩定且永續的社會發展已成為全球關注的核心議題。作為臺灣最大的獨立保險公司,南山人壽秉持保險業風險分擔與安全保障的精神,關注氣候變遷對大眾健康日益嚴峻的影響,響應政府所成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及「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依據自身產業特性與發展優勢,構建「永續健康」策略藍圖,呼籲各界從個人、生活、社會、企業、環境五大面向推動永續健康行動,厚實臺灣的健康資本。

除了自身積極落實各項永續作為,為發揮「揪團」合作力量,南山人壽善盡永續供應鏈管理,除了從2023年導入「ISO 20400永續採購指南」,邀請供應商簽署「永續承諾書」之外,為了持續精進永續供應鏈管理,2025年南山人壽以「永續供應鏈」為目標,對供應商展開永續盡職調查,用以了解關鍵供應商在ESG議題的執行現況,並期望藉此引導供應商持續精進ESG作為,實踐永續營運的策略。

在今年度的永續供應商大會,南山人壽更首次設置「南山永續供應商獎」,由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親自頒發此獎項給荷蘭商臺灣戴爾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表彰上述兩家優秀的供應商夥伴在產品設計與製造的永續創新、綠色能源標章產品引進及使用的努力,也期盼藉由獎項的設立,鼓勵更多供應商夥伴加入ESG的行列,攜手打造更具韌性的綠色未來。

南山人壽持續鼓勵供應商導入各項商品、設備的綠色認證,包括「能源之星」、「環保標章」、「FSC」等,在採購流程中,亦優先選擇符合永續節能與環保的產品與節能的設備,善盡永續供應鏈管理。展望未來,南山人壽將持續以「永續健康領航者」為目標,結合廣大的供應商夥伴力量,攜手各界邁向共榮的永續健康新世代。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專家表示,女性更年期非疾病,而是身體重組與再適應的生理歷程;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更年期是女性45至55歲間自然而深刻的生理轉變期。定義為連續12個月無自然月經,反映卵巢功能自然衰退。此階段並非單純代表生殖功能終止,更伴隨內分泌失衡,進而牽動神經、心血管、骨骼、代謝與泌尿生殖等系統。本文探討更年期女性的臨床表徵與治療策略,強調個人化與整合性醫療照護之重要性。

婦產科醫師邱筱宸在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健康新知上指出,更年期的核心在於卵巢濾泡耗竭所導致的雌激素(E2)與黃體素(P4)下降。早期常見為黃體素分泌不穩,造成經期紊亂;後期則出現雌激素濃度下滑與FSH上升(>40 IU/L),成為常見的生化診斷依據。

雌激素的缺乏對全身造成系統性影響,主要表現方面:

●神經系統:雌激素參與下視丘體溫調節,濃度降低會使調節閾值下移,出現潮熱與夜汗。其亦影響GABA與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造成睡眠障礙、情緒波動與主觀記憶力下降。

●泌尿生殖系統:雌激素維持陰道上皮厚度、pH穩定與菌叢平衡。其下降會引起陰道萎縮、乾澀與性交疼痛,亦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此群症狀統稱為更年期泌尿生殖道症候群(Genitourinary Syndrome of Menopause, GSM)。

●骨骼與代謝系統:雌激素抑制破骨細胞、促進成骨細胞活性,其缺乏造成骨質流失與骨折風險上升。同時也影響脂質代謝,導致LDL-C上升、HDL-C下降,合併內臟脂肪堆積與胰島素阻抗,增加代謝症候群機率。

臨床表徵

更年期症狀呈多樣化,常見包括:

●血管舒縮症狀:潮熱、夜汗為最典型,影響約七成以上女性。

●情緒與認知改變:如焦慮、失眠、憂鬱與記憶力下降。

●GSM表現:陰道乾澀、性交疼痛、尿頻與反覆感染。

●骨質與肌肉流失:增加跌倒與骨折風險。

●代謝異常:體脂集中於腹部,合併血壓、血糖與血脂異常。

儘管上述症狀多非急性疾病表現,卻明顯影響生活品質,長期恐影響心血管與骨骼健康。

治療策略:荷爾蒙與非荷爾蒙的個人化照護

荷爾蒙治療(MHT)

根據北美更年期學會(NAMS, 2022)與國際更年期學會(IMS, 2023)建議,荷爾蒙治療為中重度更年期症狀最有效之第一線治療方式。適應症包括血管舒縮症狀、GSM、骨質疏鬆預防與情緒障礙等。

●治療形式:包括口服、經皮貼片或陰道凝膠。子宮未切除者應合併黃體素,以避免子宮內膜增生與癌化風險。

●治療時機:建議於停經10年內或年齡未滿60歲啟動,以降低心血管及腫瘤風險,符合「黃金治療窗」原則。

●療程監測:治療期間需定期追蹤乳房影像、子宮內膜厚度、骨密度與代謝指標,並依個人狀況調整劑量。

非荷爾蒙療法

不適合或不願接受荷爾蒙治療者可考慮非荷爾蒙替代方案:

●SSRI/SNRI:可緩解血管舒縮與情緒症狀,常用於有乳癌病史者。

●SERM類藥物:如Raloxifene可預防骨鬆且不刺激子宮內膜,對乳腺具有保護性。

●局部治療:GSM患者可使用低劑量陰道雌激素乳膏或陰道塞劑,長期使用安全性高。

●骨鬆藥物:如雙磷酸鹽、Denosumab等,適用於骨折高風險女性。

生活型態與預防

●運動與營養: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合併阻力訓練;飲食建議高鈣、高纖、攝取優質蛋白與維生素D。

●心理調適與行為介入:包括冥想、認知行為治療與社交參與,有助緩解情緒與提升生活滿意度。

●輔助療法:如異黃酮、黑升麻與中醫調理,部份研究顯示可緩解潮熱與失眠,但應與醫師共同評估安全性。

風險評估與個人化療程管理

治療應基於風險效益評估,需特別考量乳癌家族史、心血管疾病、血栓體質、子宮內膜疾病與個人治療偏好。有子宮者進行系統性雌激素治療時,合併黃體素為必要措施;局部治療雖風險低,仍建議年度婦科檢查與陰道評估。

更年期:健康轉機而非退化

更年期非疾病,而是身體重組與再適應的生理歷程。隨醫療進展與女性健康意識的提升,醫療照護不僅止於症狀控制,更整合生理、心理與預防觀點,協助女性走過這段轉型期,展現穩定韌性的第二青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在持續的健康問題中,Rikishi 發出衷心的信息

WWE 傳奇人物 Rikishi 今天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有關他健康問題的衷心信息。這位老將於 2015 年入選公司名人堂。本週早些時候有報導稱,這位前冠軍接受了醫療手術,不得不退出即將到來的比賽。報告指出,手術是出乎意料的,健康問題也是突然出現的。這位 60 歲的老人今天與他的妹妹分享了 Instagram 更新,您可以在下面的帖子中閱讀他感人的信息。 “我很幸運有一個姐姐在我的生命中。作為她的哥哥,我盡力支持和鼓勵她,特別是在 2008 年和 2020 年失去父母之後。我們繼續前進,女王!Sina Fatu-Aoelua 感謝您花時間來看望我。上帝保佑您,”他寫道。 Rikishi 是現實生活中烏索和索洛·西科亞的父親。 Jey Uso 在昨晚 WWE RAW 的皇家大戰中擊敗了 Jimmy Uso,並取得了勝利。 CM Punk 和 Jey Uso 將在 11 月 1 日週六晚上的主賽事中爭奪空缺的世界重量級冠軍頭銜。據報導,塞斯·羅林斯 (Seth Rollins) 在 2025 年皇冠之珠 (Crown Jewel 2025) 與科迪·羅茲 (Cody Rhodes) 的比賽中受傷,昨晚在 WWE RAW 上放棄了冠軍頭銜。 Rikishi 講述了這位 WWE 明星給家人帶來的問題 摔跤老將 Rikishi 最近承認,他不知道 Jey Uso 的口號是什麼意思。在接受 Sportskeeda Wrestling 的 Bill Apter 獨家採訪時,這位傳奇人物透露他不知道“Yet”是什麼。他的意思是這樣的,他的孫子們也不會停止重複這句話。 “你抓住了我。我的孫子們在房子裡跑來跑去:“是的,是的!我說:“你在這屋子裡再說一遍,我告訴你,我送你回你父母身邊。”我有 12 個孫子,喲,他們絞盡腦汁說:“是啊,是啊,是啊。” (當被問及他是否是耶茨時)每次……我吃飯時都是耶茨,”他說。 Jey Uso 贏得了皇家大賽,並在 SNME 上挑戰 CM Punk 爭奪世界重量級冠軍。 #WWERAWRikishi 在他的 WWE 職業生涯中取得了很多成就,並且是前洲際冠軍。為什麼您不喜歡這一內容?取消發送 這篇文章有幫助嗎?感謝您的反饋 關於作者 ” data-lazy=”https://keedag.sportskeeda.com/user-pic/34947-1654890676-200.jpg?w=200″ alt=”Robert Lentini” height=”72″ width=”72″> Robert Lentini 是一位來自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作家。他加入了 Sportskeeda 2022 年摔跤。羅伯特在 SEScoops 工作了六年,還報導過 RAW、Dynamite、SmackDown 和 Rampage。了解更多 讓 Sportskeeda 成為您觀看 WWE 內容的首選,請點擊這裡: 源設置 快速鏈接 更多來自 Sportskeeda 編輯:Robert Lentini


已发布: 2025-10-21 21:09:00

来源: www.sportskeeda.com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玉米粒含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葉黃素,是常見的冷凍蔬菜,可以護眼;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少民眾因為沒有時間到傳統市場買菜,會到超市選購冷凍蔬菜,不過卻擔心不夠新鮮,會讓家人吃不安心。營養師陳珮淳表示,冷凍蔬菜才是「被低估的營養超人」!

陳珮淳在臉書專頁「熊抱營養師|珮淳」發文分享,多數民眾以為市場現採青菜最營養,然而,冷凍蔬菜不是舊菜,而是「時間凍起來的新鮮」,因為冷凍蔬菜的秘密關鍵在「殺青汆燙」,冷凍前的殺青不是破壞營養,而是鎖住營養的魔法步驟。

什麼是殺青?就是將蔬菜放入熱水或蒸氣中快速加熱1~3分鐘,再立刻放入冰水中降溫,這叫「汆燙冷卻」。研究指出,這個步驟能防止維生素C、葉綠素與多酚類被氧化。也就是說,少量營養會流出,但保下來的營養會「更穩定、更耐放」。

冷凍=按下營養暫停鍵

陳珮淳分析冷凍蔬菜更鮮的原因如下:

●採收後4–6小時內「汆燙→冷卻→急速冷凍」,營養封存。

●市場蔬菜從採收到你家,常過2–3天,維生素C、葉酸下降30–50%。

●研究顯示:冷凍花椰菜、菠菜、豌豆的維生素C含量比冷藏3天青菜更高。

常見冷凍蔬菜營養值TOP榜

●綠花椰菜

富含維生素 C、K、葉酸,以及明星植化素蘿蔔硫素。蘿蔔硫素能啟動體內「抗氧化防禦系統(Nrf2)」路徑,幫助細胞抵抗氧化與慢性發炎。

●玉米粒

含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是護眼植化素組合。冷凍過程幾乎不影響葉黃素含量,反而因細胞壁破裂,抗氧化物更容易被吸收!

●胡蘿蔔

含高量 β-胡蘿蔔素,進入體內可轉換成維生素A,幫助皮膚修復、保護眼睛黏膜。β-胡蘿蔔素屬脂溶性,經加熱後釋放率提升,冷凍再煮反而吸收率更好。

●菠菜

鐵、鎂、鉀、維生素K,以及多酚類抗氧化物的豐富來源。冷凍能抑制氧化酵素活性,保留葉酸、鐵質與葉綠素穩定度。

●毛豆

高蛋白、膳食纖維、鉀、鎂、大豆異黃酮兼具。異黃酮屬植物性雌激素,有助維持膚質與骨骼健康。

陳珮淳總結,冷凍蔬菜不是備案,而是營養的常備菜,它們在最營養、最漂亮的時候被凍住,讓民眾能時時吃到剛採的新鮮。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同名卻是不同果!中醫師羅珮琳表示,水果木瓜幫助排便,中藥木瓜卻能治風濕痹痛;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以為中藥方裡的「木瓜」就是日常餐桌上的水果木瓜,但事實上,兩者雖同名,卻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璽悅中醫診所院長羅珮琳指出,水果木瓜屬於番木瓜科,是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消化的營養水果;而中藥的「木瓜」則是薔薇科植物,又名「宣木瓜」,主要用於治療筋骨痠痛,它們只是同名,可別搞混。

羅珮琳在臉書專頁「羅珮琳醫師 Pei-Lin, Lo M.D.」發文指出,曾經有一位70多歲的內科醫師和我分享他的養生之道,除了老生常談的早睡早起、規律運動,還有一個重點就是排便要順暢,他的祕訣就是常吃木瓜。

她接著說,這位內科醫師年輕的時候,因為工作忙碌經常久坐,後來導致嚴重的痔瘡造成肛門廔管最後需要開刀治療,之後他就非常注意排便狀況,他發現只要有吃木瓜排便可以非常順暢,因此木瓜成為他一年四季不可或缺的水果。

然而,水果的木瓜和中藥方裡的「木瓜」卻完全不同,羅珮琳說明了兩者的差異:

●「番」木瓜助消化、護腸胃

水果木瓜屬於番木瓜科,番木瓜飄洋過海,應該也是比較晚輸入的水果,因此古典中醫書籍記載不多,普遍認為木瓜味甘,入脾、胃經,青木瓜性味偏涼、熟木瓜性平。木瓜含有豐富的木瓜酵素、膳食纖維與水分,有助於分解蛋白質、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秘、胃脹氣、消化不良與胃食道逆流等症狀。

●「宣」木瓜道地藥材、屬中醫傷科用藥

中藥明明就有一個藥材叫做「木瓜」,此木瓜非彼木瓜,同名同姓的巧合,連親戚都算不上。中藥用的木瓜和水果木瓜是完全不同的植物,中藥木瓜是薔薇科植物,安徽宣城產為道地藥材又稱「宣木瓜」,性溫,味酸,少甘,入肝、脾經。中藥入藥,多用乾燥果實,治療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屬於筋骨傷科用藥。

羅珮琳表示,民眾下次看到中藥單上出現「木瓜」這味藥材,可不要把它當成平常吃的水果木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智慧急重症醫療國際會議吸引不少醫護來參加,實體會議高朋滿座。(記者李惠芬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葉克膜升級版今(19)日在「2025智慧急重症醫療國際會議」很吸睛。其中「腦神經保護低溫療法」提升心跳停止或重度腦損傷患者的存活與預後效果。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益祥表示,分分秒秒都是生命,搶救是要救腦而非專注於心臟,但心跳一定要有。在黃金搶命的10分鐘內也是變化很快,尤其是血的溫度。

這套葉克膜升級版已在教學醫院使用。臨床實驗結果顯示,患者腦灌流及神經功能恢復率明顯優於傳統方式。能即時監測患者體溫、腦壓、血氧與循環指標,並透過機器學習模型自動調控降溫速率與復溫時程,減少醫護人力負擔。

葉克膜升級版很吸睛,患者腦灌流及神經功能恢復率明顯優於傳統方式。(記者李惠芬攝)

過去舊版葉克膜,低溫療法需大量人工監測,且控制精度不一。Anivia執行長林恆毅指出,未來將朝向晶片置入,運用於各個器官,非傳統版只針對心臟做體外循環。

林恆毅說,國人認知的葉克膜是用於心臟移植前過渡期,或者是在移植前還沒有恢復,暫時取代心臟功能。而今新型葉克膜不但體積小,還可以攜帶方便,使用器官也不只侷限於心臟。

未來葉克膜結合植入晶片、AI系統,更能有效監控病人生命跡象。Anivia Medical已推出通過FDA、TFDA與NMPA核准的SG-1000體外循環系統,並廣泛應用於ECMO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中午前喝咖啡的人其死亡風險,較全天段飲用者低約16%;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咖啡是許多人每天必備的提神利器。而近期一項由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指出,在中午前喝咖啡的人其死亡風險,較全天段飲用者低約16%。而在添加物與沖泡方式方面,例如少加糖、選擇濾紙過濾沖煮,則可能是拉開差距的關鍵。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除了喝之外,怎麼喝、什麼時候喝、加什麼,都可能影響咖啡帶來的健康效益,研究團隊整理「聰明喝咖啡」的3大要點:

1. 飲用時間宜早不宜晚:研究發現,只要在中午前完成主要咖啡攝取,與全天含下午、晚上皆有攝取的群體相比,整體死亡風險大約低16%。反之,傍晚或晚上攝取咖啡因可能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影響睡眠節律,進而與健康風險相關。

2. 添加物越簡單越好:研究建議,每杯咖啡加糖不超過約1茶匙,若必須加奶精或牛奶,控制在約2湯匙全脂牛奶即可。人工甜味劑雖看似替代方案,但目前證據尚未顯示其能保有與糖相同的益處。

3. 選擇適當沖煮方式:相較於未經濾紙或快速沖壓的咖啡方式(如法式壓濾、某些義式濃縮),使用紙質濾網的方式能更有效過濾出可能提升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的「雙萜類」化合物。因此,偏好以健康為優先考量者,可優先選擇濾掛式咖啡。

喝咖啡建議,優先選擇濾掛式比較健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研究也指出,無論是即溶咖啡、研磨咖啡,或是脫咖啡因版本,若使用相似方式沖泡,其健康影響差異並不大。對於健康成人而言,每日攝取約1.5至3.5杯、搭配上述守則,普遍被認為是安全且可能受益的範圍。不過,若你有嚴重高血壓(例如血壓超過160/100mmHg)、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特殊健康狀況,則建議在飲用前先與醫師討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隨著「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在台灣各地萌芽扎根,該計畫的催生者,成大醫學院陳志鴻名譽教授一刻也停不下來。陳志鴻已擘劃好「健康台灣深耕論壇」,準備行腳全台,與各醫療機構展開對話,藉以快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全國首塲「健康台灣深耕論壇」10 月18日由中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首發。論壇將採「每月一縣市」巡迴模式,快速盤點痛點、提出可執行解方,為健保30與超高齡社會注入活水,全面提升醫療韌性與照護品質。

計畫催生者賴總統恩師、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教授指出:「健康台灣,說到做到!我們以癌症防治、三高888、心理健康、智慧與綠色醫療、健保永續五大支柱驅動改革,希望台灣的醫療照護體制從『疾病照護』轉為以病人為中心的『健康照護』。深耕計畫以五年489億元為引擎,第一階段全國通過率達65%,醫界動能已被點燃。」

▲陳志鴻教授(中)、陳亮妤署長(右1)、陳穆寬總院長(左1)、蔡森田副董事長(左2)、魏璽倫副署長(右2)、葉彥伯局長(左3) 、陳南松局長(右3),一起點亮代表「健康台灣深耕論壇」的光球。(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陳志鴻說明,今天選擇在彰化舉辦第一場「健康台灣深耕論壇」,就是看到彰化基督教醫療體系、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與彰化縣醫師公會,分別在此次激烈競爭中取得優異成果。希望邀請他們在論壇中分享未來的具體計劃,促進跨組織觀摩學習,讓深耕計畫的推動,可以更符合地方需求,進而帶動區域照護品質升級。他指出,自從2024年賴清徳醫師當選為台灣第一位醫師總統後,就積極落實「健康台灣」國政願景,賴總統帶領全國醫界凝聚共識,要把台灣打造成健康快樂的幸福國家。為了讓醫療界建言快速融入施政決策,賴總統上任後,即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該委員會每三個月召開一次會議,每次都確定了具體政策與行動,並勾勒未來發展藍圖。

▲陳志鴻教授強調,賴總統推動健康台灣非喊口號,醫界建言多已落實,展現說到做到的決心,造福全民。(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陳志鴻欣慰表示,賴總統上任僅一年餘,然迄今「健康台灣」國政願景已具體落實為五大支柱:1.推動國家癌症防治計畫;2.落實「888三高防治計畫」;3.強化全民心理健康韌性;4.結合科技,打造智慧、綠色與韌性的醫療體系;5.優化全民健保永續發展。陳志鴻表示,健康照護體系要能夠永續經營,才是全民之福,而「健康台灣五大支柱」扮演永續醫療的轉型引擎。

中央健保署署長陳亮妤表示,「健保永續必須財務+人力雙軸並進。時隔23年,總額協商以高推估5.5%達成共識;後續將投入四年100億元強化護理人力、兒童就醫以總額250億保障、強化急診壅塞對策,並為癌症與罕病藥品編列額外預算,讓第一線真正感受到支持。」

彰化基督教醫療體系總院長、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顧問陳穆寬教授強調首發意義:「首發落腳彰基,不只是榮耀,更是責任。彰基醫學中心會將獲得的第一階段近2 億元經費用在南投縣民,為南投山城打造『從山徑到雲端』的整合網絡,透過智慧醫療與綠色隧道,打造通往偏鄉的那條不被遺忘的道路。」

與會的26歲張喬洋醫師非常振奮的分享:彰基近幾年在人工智慧醫療有非常先進的發展,例如公義小幫手協助我們年輕醫師的臨床工作、學習與電子病歷輔助寫作,讓我們可以提升學習與照護品質。彰基醫療體系獲得五年期的健康台灣深耕計畫,讓智慧醫療得以走入南投,讓偏鄉患者也能享受醫學中心的醫療品質,點燃我們年輕醫師的熱情。

陳志鴻最後堅定表示,健康台灣的推動是福國利民的事情,一年前醫界廣為提供建言,如今政府大多已具體落實;顯見,賴總統推動健康台灣,絕對不是口號,而是說到做到!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