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外泌體文獻 網路分享


她,是從學生時期就創下百萬電商佳績的女創業家;她,也是斜槓跨界、玩轉時尚與雪茄市場的超強銷售高手;現在,她化身「外泌體皇后」,正式進軍生技保養領域!陳珮珊領軍的煥泌生醫品牌 EXO QUEEN,今(19)日重磅推出四大外泌體保養品,以高規格研發與專利成分,打響美肌黑科技革命的第一槍!


同時,在煥泌生醫(EXO QUEEN)品牌的發表會上,新北市議員戴瑋姍與台北市議員王孝維親自到場站台,推動本土健康、美麗為主的品牌!展現對本土新產業及致力推動女性企業家的支持,為品牌注入了政治與社會的正面能量。

在煥泌生醫(EXO QUEEN)品牌的發表會上,新北市議員戴瑋姍與台北市議員王孝維親自到場站台,推動本土健康、美麗為主的品牌。蘇璽文/攝影


煥泌創辦人陳珮珊 從百萬電商女孩到美力領航員


「我的人生每一次轉彎,都是為了更靠近自己想要的樣子。」陳珮珊 2016年起以學生身份創辦服飾電商,憑藉選品美感與對客戶的誠意互動,迅速在社群打下口碑。2022年,她選擇結束電商事業,轉而與先生蔡勝濬經營雪茄品牌,在男性主導的市場裡創下單人千萬營收的驚人紀錄。


2024年末,她意外接觸到外泌體保養品,便一頭栽入這項充滿潛力的科技領域。2025年,正式創立煥泌生醫,以 EXO QUEEN 品牌之名,將科學轉化成人人可擁有的日常保養美學。

煥泌生醫創辦人陳珮珊、蔡勝濬,共同宣布煥泌生醫品牌 EXO QUEEN,重磅推出...
煥泌生醫創辦人陳珮珊、蔡勝濬,共同宣布煥泌生醫品牌 EXO QUEEN,重磅推出四大外泌體保養品,以高規格研發與專利成分,打響美肌黑科技革命的第一槍!蘇璽文/攝影


逆轉肌齡不是夢!外泌體科技+女王級研發 打造美麗新武器


外泌體(Exosome)被譽為「細胞間溝通的超級快遞」,是目前醫學與美容領域的當紅炸子雞,具備修復、抗老、活化肌膚等多重效果。EXO QUEEN 煥泌生醫以「高品質、高效能、國際級標準」為開發核心,首波推出四款主打產品,直攻現代人最在意的肌膚、毛髮與睫毛保養痛點:


《煥泌緊緻生化脈衝面膜》


採用榮獲雅詩蘭黛全球前5大創新化妝品原料,運用外泌體技術,搭配專利「生化脈衝」,真正讓肌膚有感緊實、透亮升級!獲國際 INCI Name 認證,實力不藏私!


《奇蹟復活草滋養精華液》


含有來自北歐的專利成份「白樺蜜糖」及五重神經醯胺!使用「訊聯」上市公司外泌體,取得國際INCI Name化妝品成分國際命名,修護肌膚,一瓶搞定「熬夜臉」,讓你每天醒來都有仙女光。


《煥泌豐盈健髮安瓶》


業界首推!黑科技育髮神隊友登場!韓國積雪草外泌體+藍銅胜肽+豌豆精華,強化髮根,重拾濃密自信,不分性別都適用。


《煥泌賦活睫毛滋養液》


業界首創!專為睫毛量身打造的「小金瓶」,韓國積雪草外泌體+藍銅胜肽,日夜修護、濃密不糾結,讓你不用接睫也能「一眼定情」。

EXO QUEEN 煥泌生醫以「高品質、高效能、國際級標準」為開發核心,首波推出...
EXO QUEEN 煥泌生醫以「高品質、高效能、國際級標準」為開發核心,首波推出四款主打產品,直攻現代人最在意的肌膚、毛髮與睫毛保養痛點。蘇璽文/攝影


人人都能創業的「美麗共享平台」


除了產品研發實力,陳珮珊更關注創業機會的普及與公平。煥泌生醫採開放式代理制度,讓消費者透過品牌官網購買產品的同時,也能參與利潤分潤。


「我創這個品牌,不只是賣保養品,更想幫助更多人靠自己改變人生,不需要手心向上。」她強調,無論是全職媽媽、斜槓青年或創業新手,只要願意分享與努力,都能在 EXO QUEEN 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珊珊,做你的靠山,做妳想要成為的人!」這句品牌標語,也道出她對夥伴的承諾與初衷。


集結國外內高優質專業講師群 打造高端服務力


煥泌生醫集結13位專業講師組成堅強教學陣容,由多次海內外評審經驗的資深美睫導師朱芮沂老師領軍,帶領MS.R Lash 10位專精美睫技術的講師與3位美容護膚專家,正式成立「煥泌講師團隊」。講師所在位置遍及全台,從北部、中部到南部均有駐點,更延伸至海外,由來自香港的講師加入行列。


所有講師皆具備外泌體育髮、保養相關知識與實務經驗,並將以「煥泌生醫」名義對外授課,未來將開設一系列課程,從美睫、護膚到外泌體育髮應用,全面傳授專業技術,協助更多人掌握未來趨勢、打造高端服務力,掌握先進科技、拓展職涯藍圖,走向國際。


專業講師群如下:


朱芮沂 新北市中和Rassy Studio


陳宜文 台北 遇見Mi美學館


紀華馨 台北市Rassy Studio


邱采心 台北市頭等美學


林佳靜 新北板橋Mido 咪朵美妍所


李苡琪 桃園中壢壹柒美學


沈芷萓 台中RUEI’ STUDIO


黃詩雅 彰化 Amore Salon


林幸君 台南秝漾美學


林美伶 台南秝漾美學


陳雅君 Meijie美睫紋繡沙龍


何麗珍 高雄鳳山 iDear 美學


李欣倫 香港MEHER studio

隨著外泌體科技在美容與保養領域的迅速發展。煥泌生醫集結國外內高優質專業講師群 打...
隨著外泌體科技在美容與保養領域的迅速發展。煥泌生醫集結國外內高優質專業講師群 打造高端服務力。蘇璽文/攝影


美,不只表面,更是一種選擇!煥泌生醫 EXO QUEEN 將持續深耕外泌體科技應用,拓展更多高效產品線,未來也將布局海外市場,讓台灣品牌發光、發熱,讓「從自己出發的美」走進全世界的日常。


品牌資訊:


EXO QUEEN 煥泌生醫官網:http://exoqueen.tw


官方IG:@exoqueen.tw


官方Line: https://exoqueen.tw/mgm/ujPKm9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好房網News記者黃暐迪/台北報導

 

中正第一分局忠孝東路派出所警員朱信安、柯翰生日前於巡邏時接獲國泰銀行華山分行通報稱有名老婦人欲提領新臺幣90萬元,行員詢問用途時老婦人表示係為了做醫療療程及投資所用,行員察覺有異,遂通報警方到場協助,所幸在員警的查證及行員的勸導下,告知此為常見的假投資手法,老婦人最終打消念頭,成功保住其血汗錢。 

 

銀行行員表示,該名七十多歲老婦人當日至銀行欲臨櫃提領新臺幣90萬元,行員詢問提領用途時,老婦人稱係要施打「外泌體、幹細胞治療」及投資所用,因老婦人講話時神情有異,另臨櫃領現的金額龐大且用於相關特殊醫療療程,行員察覺十分有異便通知派出所員警到場協助處理。

 

中正第一分局忠孝東路派出所警員朱信安、柯翰生。圖/北市府提供

 

在員警仔細詢問及查證下,一眼即發現老婦人對話紀錄充斥簡體字,對話內容除持續聊天並介紹老婦人所關心的相關醫療療程外,另還下載了名為「AIFEEX」的假交易平台,內容聲稱投資金額越多除可短期製造大量獲利外,會員等級也可提升成VIP級別等話術,老婦人一時心動信以為真,所幸經警方及行員耐心的查證及勸導下,並解說這類常見的假投資手法,才讓老婦人如夢初醒,打消提領念頭,及時攔阻詐騙發生,避免血汗錢遭騙。 

 

中正第一分局呼籲,不論是股票、基金申購、虛擬貨幣交易等投資方式,一定要謹慎、小心,投資前與有投資經驗之親友、相關金融從業人員諮詢、請益,最重要的是應慎選政府立案、合法交易管道,標榜「穩賺不賠、短期獲利」的投資都是詐騙。民眾如遇到類似情事,一定要小心或可撥打110或165向警察機關求證,避免受騙。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由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主辦之「新世代胞外囊泡治療論壇(NextGen EV Therapeutics Forum)」於 24 日圓滿落幕,由 2013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教授(Randy W. Schekman)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暨國際細胞外囊泡學會(ISEV)主席肯尼斯威特沃(Kenneth W. Witwer)主講,攜手臺灣產學研醫專家領袖齊聚一堂,深入探討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於癌症、神經退化疾病、免疫調控與再生醫學等前沿領域的創新應用與臨床轉譯潛力。

聖安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聖安生醫)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當日正式宣布,邀請 Randy W. Schekman 教授擔任外泌體研發國際顧問,提供關鍵學術指導與全球資源連結。他亦於論壇中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其對胞外囊泡於細胞訊息傳遞、核酸載送等功能的最新研究觀察,強調從基礎機制研究出發,方能驅動具突破性的藥物開發與臨床應用。

2013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教授(Randy W. Schekman)解析細胞非傳統分泌機制與胞外囊泡在疾病中的潛在角色。(來源:新世代胞外囊泡治療論壇)

三方合作的研發核心項目——SOB100 外泌體平台,為全球首項鎖定 HLA-G 腫瘤抗原的工程化外泌體技術。該平台具備穿透血腦屏障與高專一性核酸藥物遞送的能力,預計可望突破膠質母細胞瘤(GBM)與三陰性乳癌(TNBC)等高難度癌症的治療瓶頸。聖安生醫副總經理何慧君指出,SOB100 平台已成功通過美國 FDA 核准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並於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成為臺灣在外泌體新藥技術躍上國際舞台的重要里程碑。盼透過 Randy W. Schekman 教授的指導,協助聖安提高核酸攜帶效率,俾使新藥療效提升。

SOB100 技術先前已榮獲國家新創獎、國際新創獎以及第十一屆默克(Merck)新興生技計畫特別獎,在癌症與基因治療國際市場上,具有取代病毒和微脂體(liposome)等藥物載體的潛力。此外,聖安生醫先前已與新加坡外泌體廠商簽署 HLA-G 靶向外泌體藥物技術授權與共同開發備忘錄(MOU),授權涵蓋外泌體裝載化療藥物發法,加速 SOB100 進入全球市場,拓展癌症治療可能。

論壇亦邀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國際細胞外囊泡學會(ISEV)主席 Kenneth Witwer 肯尼斯威特沃教授發表演說,深入解析全球外泌體研究與產業趨勢。威特沃教授以其獨到觀點,鼓勵學術與產業界重新思考外泌體治療的潛力與限制,並倡議建立標準化平台以加速產品化與臨床驗證。

論壇中也展示多項中國醫藥大學自主研發成果,包括雙基因改造外泌體技術、CD3ε 奈米抗體精準遞送、外泌體工程製程開發與 GMP 量產平台等,展現從機制研究到臨床應用的完整鏈結,並推動「學研醫產整合」的落實。

外泌體是精準醫療的重要載體之一。本次論壇不僅展現臺灣在研究與臨床應用方面的深厚實力,也證明臺灣具備整合國際資源,打造全球生醫創新平台的能力,構建以外泌體為核心的精準醫療生態系,並以提升病人福祉為目標,推動產學研醫的整合發展。

此次論壇亦匯聚臺灣細胞外囊泡領域的學術重鎮,包括國衛院、中研院、國立臺灣大學等研究機構之專家學者,共同分享技術進展與臨床應用成果。包括李華蓉教授、沈家寧教授、沈湯龍教授與周涵怡教授等,皆於會中發表精彩演講,為臺灣推進外泌體精準醫療注入強大動能。

新世代胞外囊泡治療論壇現場貴賓合照。包含 Randy Schekman 教授(前排左三)、 Kenneth W. Witwer 主席(前排右二)、中醫大校長洪明奇(前排左二)、國科會吳誠文主委(前排右三)、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前排左一)、聖安生醫何慧君副總經理(第二排左一)。(來源:新世代胞外囊泡治療論壇)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在對抗COVID-19疫情扮演重要輔助角色的清冠一號,是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於2020年開發,清冠一號濃縮製劑組成包括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薄荷、桑葉、炙甘草及防風等10種中藥材,曾經熱銷60餘國,顯見中藥實力。今年,清冠一號團隊再出擊,結合生技業者外泌體及AI智慧研發技術,推出複合曇花與金錢薄荷功能性草本打造「清泌一號」,帶動中醫藥與農業再生醫學化的全球新契機!

回顧2020年,清冠一號(NRICM101)僅用短短5個月就成功研發問世,為了探索其中成分的秘密,生技業者透過AI智慧技術於24小時內完成中草藥成分、逾3萬多個人體與COVID-19蛋白質標的大量比對分析,協助解釋並優化其效果,相關成果發表於《Biomedicine》等國際期刊。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蔡耿彰教授表示,外泌體技術近年於再生醫學、醫美與皮膚修復領域快速發展,「清泌一號」結合AI模擬與科學分析,融合中西醫優勢,有望成為繼「清冠一號」後的新亮點。

什麼是外泌體?

外泌體是指真核細胞分泌到胞外環境的細胞外囊泡,加上來自幹細胞的生長因子/細胞激素,外泌體是細胞間傳遞訊息很重要的調控因子。外泌體內含多種生長因子、細胞激素、訊息RNA(mRNA)及微小片段RNA(miRNA)等。外泌體由哺乳動物和植物細胞產生。

近年來,來自植物的外泌體,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台灣中醫病理學醫學會副秘書長張慈文醫師表示,外中醫普遍認為「鮮品」蘊含藥材最自然的精華與活性成分,價值性高;但是,過去受限於產地與運輸而難以普及。現代科技讓取自如曇花、金錢薄荷功能性草本外泌體,重現鮮品功能性的智慧,有輔助保濕、修護肌膚,以及強化防禦力好處。

現代科技讓取自如曇花、金錢薄荷的功能性草本外泌體,重現鮮品功能性的智慧。

現代科技讓取自如曇花、金錢薄荷的功能性草本外泌體,重現鮮品功能性的智慧。

張慈文醫師也和清冠一號團隊在內的多位中醫專家,積極投入中藥材從源頭的種植與馴化研究,實踐「以醫領藥、以藥帶農」的使命。此次選用的曇花與金錢薄荷皆以安全、無毒農法栽種,證明中藥材可在台灣成功馴化並實現高附加價值的轉化,進一步透過國際接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細胞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藉由各種訊號分子與細胞外囊泡進行密切溝通。其中,外泌體(Exosomes),扮演著傳遞蛋白質、核酸和其他生物活性分子的「信使」角色。近年來,外泌體逐漸從「細胞廢棄物」的誤解中走出,成為再生醫學、腫瘤診斷以及醫美產品中的新興焦點。本文將釐清外泌體與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的關係、外泌體功能與應用以及台灣外泌體法規現況,並探討其未來發展潛力與挑戰。

細胞外囊泡是細胞釋放到細胞外環境中的一類膜狀囊泡總稱,包含多種子類型,包含微囊泡(Microvesicles/Ectosomes, 微泡)、凋亡小體(Apoptotic bodies)等,其中最常被研究與應用的就是外泌體。外泌體通常指直徑約 30–150 奈米,包裹於雙層脂質膜內的小囊泡,含有細胞來源的蛋白質、核糖核酸、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s)以及其他調控分子,常被視為具有傳遞訊息與治療潛力的關鍵載體。

值得注意的是微泡(Ectosomes)是直接從細胞膜產生的;而外泌體則是在多囊泡體(multivesicular bodies, MVBs)內部累積,並在多囊泡體經胞吐作用(exocytosis)釋放時排出至細胞外。

由於目前技術上仍無法完全區分不同囊泡類型,也包括醫療實務中要區分條件培養液(Conditioned media)與 EVs (也包括外泌體)是有困難的。國際細胞外囊泡學會(ISEV)在其《2023 年細胞外囊泡研究最低資訊準則》(MISEV2023)中建議,在尚未明確鑑定來源前,使用「EVs」一詞作為中性科學用語,並以尺寸或是否經人工介入等其他方式來區分 EVs 的子分類。而生物發生途徑相關詞彙如 Exosome 或 Ectosome 等,該準則不鼓勵使用。因此,在應用或臨床研究語境中,EVs 與外泌體雖然經常交替使用,但實際上外泌體只是 EVs 的一個重要子類型

根據《外泌體:新興的診斷治療工具》一文指出,外泌體可由不同型態的細胞釋出,包括巨噬細胞,上皮細胞,和腫瘤細胞等。除了血液中存在外泌體,許多體液中,例如唾液、乳汁、腦脊髓液 、腹水、羊水和尿液也可發現其存在。一般而言人類外泌體在人體內自然產生,且不易引起免疫原性反應,因而不會激發宿主的免疫反應。在臨床上,它們被視為生物標記物開發及早期疾病檢測相關應用的理想對象。此外,外泌體近年來因其作為藥物傳遞載體的潛力而受到關注,可望改善藥物設計過程中,藥物分子相關的副作用、非目標效應以及藥物動力學等方面。

由於外泌體能夠系統性地傳輸細胞物質,並反映供體細胞的生理狀態,因此可影響與發炎、中樞神經系統溝通、免疫反應以及各種組織修復相關的各種過程。它們的磷脂雙層膜含有如神經醯胺和膽固醇等脂質結構,這些結構有助於在宿主細胞與細胞外環境之間進行物質分類、分泌和訊號傳遞。外泌體內豐富的 RNA 在各種生理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尤其是在不同疾病狀態和進程因子中。例如,外泌體參與傳遞病原體(例如病毒顆粒),以及與腫瘤進程相關的環狀RNA(circRNAs)等核酸。一些研究已顯示,外泌體可作為癌症等疾病早期診斷和監控的潛在生物標記物。因此,外泌體可被視為治療和早期疾病檢測的重要工具。

外泌體各方面應用圖解。(來源:Taiwan Medical Journal)

疾病診斷方面,以腫瘤液態切片檢測標的為例,根據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外泌體相較於當前腫瘤檢測手段,如附表顯示,有其獨有優勢與對應的缺點, 值得關注的是,外泌體分離與純化不只在腫瘤液態切片檢測標的這一應用成為關鍵,在外泌體研究、商業化、以及其他諸多外泌體相關領域,分離與純化是規模化生產的必經考驗。

檢測標的類型 優點 缺點
循環腫瘤細胞(CTC) 適用於癌細胞之型態與基因表現狀況評估、功能性檢測 低表現量、低專一性、難以建立標準化流程、受限於 CTC 異質性
循環腫瘤DNA(ctDNA) 高靈敏度、更新迅速、反映腫瘤特異性基因變異 低表現量、易受其他游離 DNA 干擾、不適用功能性檢測
外泌體(Exosomes) 高靈敏度、血中濃度高、攜帶多種訊息因子、高穩定度 分離或純化不易、難以建立標準化流程、難以分離特定 EVs 子群體、不適用功能性檢測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 製表:基因線上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衛福部),目前外泌體消費型市場方面以再生醫學最廣為人知,而醫美市場則是眾多廠商最普遍的商品投放場域,包含美容護膚產品與健髮外泌體的相關應用。此外,台灣不少生技廠商也進行包含癌症、心臟病、眼科疾病、老年疾病、關節炎、腦部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相關的外泌體實證研究,惟均處於臨床試驗探索階段。

當前再生醫療及醫美市場仍以非人源性動植物外泌體為主,其中又以植物外泌體發展最為普遍及安全,主因為取得難度較低,原料成本相對低廉,以及萃取過程最為穩定。植物衍生之類外泌體樣態奈米粒子(PELNs:plant-derived exosome-like nanoparticles)是從植物的多囊體中提取而來,目前常見的植物外泌體來自蘆薈,葡萄柚、薑、青花菜、葡萄、人蔘、玫瑰、積雪草等,主要用於醫美護膚修護等產品。除用在外敷保養品外,生技廠商也利用微創技術將外泌體包覆,使其有效成分能成功導入皮膚。

有鑑於外泌體相關治療的臨床試驗多處於探索階段,尚未完成人體試驗以驗證療效,且台灣尚未核准外泌體之治療行為,醫療機構執行新醫療技術人體試驗前,必須擬定計畫,經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核准後才能執行外泌體相關治療。此外,當前台灣開放可以使用人類來源之外泌體作為化妝品原料,而植物衍生之外泌體則陸續由國際化妝品成分命名法(INCI)認證。

衛福部表示,在外泌體醫療應用方面,根據 2024 年 6 月發布的再生醫療雙法,已將外泌體產品納管,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aiwan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TFDA)監管。此外,考量細胞外囊泡製劑目前已有許多產學研單位投入相關項目開發,而台灣尚未發布針對此類產品法規,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於 2025 年 1 月 16 日提供「細胞外囊泡製劑製造與管制之研發策略指導原則-第二版」盼能提供產業於研發階段的策略參考,及闡述品質相關法規科學建議。

台灣外泌體產業法規尚不完備,有賴產官學研各方先進磋商溝通取得共識,並以嚴謹務實的態度推進相關療法研究,衷心盼望外泌體產業在台灣發光發熱,為生技產業成長注入一股新力量。

參考資料:
1.https://jbiomedsci.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29-024-01055-0
2.https://www.tma.tw/ltk/112661003.pdf
3.https://www.isev.org/misev
4.https://geneonline.news/challenges-and-regulations-of-extracellular-vesicles-in-clinical-development/
5.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105262/
6.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8365915002138?via%3Dihub
7.https://jbiomedsci.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29-024-01055-0
8.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8365915002138?via%3Dihub
9.https://celltherapy.mohw.gov.tw/education_page.htm?id=120
10.https://geneonline.news/the-booming-exosome-market-taiwans-biotech-industry-gears-up-for-action/
11..https://www.mohw.gov.tw/cp-16-78933-1.html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面對肺病,我們無計可施嗎?走在肺病治療第一線的藤田雄(Yu Fujita)副教授,正用外泌體(Exosome)為基礎的創新療法,為肺部疾病如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與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帶來一線曙光。因在醫療現場接觸患者時發覺現行治療手段的侷限性,毅然決定投身研究,於東京的國立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取得博士學位,並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完成博士後研究。他專注於研究開發肺源性細胞所釋放的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期許這項前沿技術能成為治療前述肺部疾病的破局關鍵。本文詳述藤田雄副教授接受基因線上獨家專訪時,對外泌體及 EVs 於治療潛力、製程挑戰與商業化策略的深度解析。

藤田雄副教授的研究核心是運用支氣管上皮基底細胞(Bronchial Epithelial Basal Cells)衍生的肺部特化型 EVs,來對抗如 IPF 等病理複雜的疾病。他指出,傳統療法通常只針對單一分子靶點,但 IPF 涉及多種訊息傳遞路徑。外泌體富含的 microRNA 與蛋白質,可以同時調控多條訊息路徑。

自 2012 年起在日本國立癌症中心展開研究,他發現患病細胞釋出的 EVs 反而會使 IPF 惡化,而健康細胞的 EVs 則展現出療效。「我們專注於肺組織駐留細胞(lung resident cells)來源的 EVs,而非泛用型的 EVs,這能提高治療的專一性。」

他的第一項研發管線(pipeline)即針對 IPF,一種雖然罕見卻極具致命性的肺部疾病,透過現有臨床藥物的治療, IPF 患者預後並不能顯著改善,頂多延長患者存活時間三年而死亡率依舊。「雖然我們首先鎖定 IPF,但下一個目標將是 COPD,因為患病人數更多。」

他預測,外泌體療法將會隨技術迭代而逐步進化——從第一代的廣效型天然 EVs,如間質幹細胞來源(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s)或肺源性 EVs,進展到更具針對性的第三代與第四代工程化 EVs(Engineered EVs)。這些新世代 EVs 可透過化學修飾、胜肽配體(peptide ligands)或後修飾裝載(post-loading)技術,攜帶 siRNA、microRNA 等治療性分子,主動導向肺部、大腦等器官。「癌症會是重要的研究目標,但未來也能嘗試探索神經退化疾病或罕見疾病等精準醫療領域。」

他提醒外泌體相關領域的新人:「別再追逐泛用型外泌體,選擇一種與目標器官密切相關的細胞來源,例如肺病選擇肺部組織細胞來源,療效會更加顯著。而且要在研究初期,儘早驗證病患來源與健康來源的 EVs 兩者差異性,這能幫助我們更了解疾病機制與潛在療效。」

外泌體雖具潛力,但從實驗室走向臨床需面對嚴峻的製程挑戰。他坦言:「量產,特別對於工程型 EVs 來說成本高昂,技術門檻也很高。」

儘管他的團隊已建立出以初代細胞(primary cell)生產天然 EVs 的穩定流程,但要進一步打造精準導向的藥物傳遞系統(Drug Delivery System, DDS),仍需倚賴化學修飾與 RNA 裝載等進階技術。他們的策略是從條件培養基(Conditioned Media)的品質開始嚴格把關以利後續純化步驟。相較於含有眾多雜質如生長因子與細胞激素的培養基,經純化的 EVs 展現出更強的療效與安全性。「我們的實驗數據顯示,純化後的 EVs 表現明顯優於原先的條件培養基。」他強調。

談及純化技術,他表示團隊逐漸從傳統的超高速離心(Ultracentrifugation)轉向切向流過濾(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 TFF)並搭配層析法(Chromatography)。「透過後者可以去除近乎所有雜質得到 100% 純度的目標外泌體,這已非常接近 GMP 等級的標準,但仍相當耗時費工。」

EVs 的生體分布(Biodistribution)追蹤也是難題之一。傳統上使用脂質螢光染劑(如 PKHDIR)雖方便成像,卻可能改變 EVs 的結構與功能。「染劑可能游離干擾數據準確性。」因此他們轉而使用基因標記,如 CD63 或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從細胞內直接表現出標記訊號,更接近原先 EVs 的狀態。「但即使透過細胞內的標記方式,也需嚴格驗證,確保標記後的 EVs 和標記前保持相同功能。」他強調。

展望未來,他看好利用永生化細胞株(Immortalized Cell Lines)來取代初代細胞作為基礎的生產策略,以提升產品一致性與產量。他也預計投入資金開發自動化設備,「我們正在開發由人工智慧(AI)監控的自動化生產系統(Self-driving EV Bioreactor),希望未來能大幅降低成本、實現規模化邁向全球市場。」

在將 EVs 從臨床推向市場的過程中,他認為除了科學研究本身,更需要策略與資源整合。「在日本,我們與醫療研究開發機構(AMED)合作制定外泌體療法的指導方針,因為這是日本第一個 EV 臨床開發案。」他強調,多方整合至關重要。「科學家單打獨鬥很難將發想落地,必須和臨床醫療、監管法規與產業團隊等多方面密切合作。」

資金更是關鍵。「大規模生產所需的鉅額資金仰賴投資,而投資人往往想看到明確的驗證數據。」他表示他的團隊成功獲得 AMED 的資金,藉此生成關鍵的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 POC)數據,才能再吸引製造與藥廠夥伴的青睞。2024 年,他也成立新創公司,將 IPF 管線正式推向產業化。「要擴大規模與募資,成立新創公司是一條必經之路。」

談及亞洲市場,他特別看好台灣。「台灣的生技產業生態系很完整,學術研究機構、創業與政府協作良好。」他預測外泌體療法將率先在亞洲落地應用,其中以日本與台灣最具潛力。「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核準可能還要一兩年,但亞洲市場的法規靈活度可能相對更高,能更快進入臨床。」

他建議:「將你的計畫與國家政策的優先項目趨同,這樣更容易取得政府資金。並從一開始就組建跨領域團隊,包括法規與產業背景的人才。最後,考慮成立新創公司,更容易吸引投資,並能加速與台灣、日本等法規友善市場接軌。」

身為臨床醫師,他始終將病患安全放在首位。

「正因我親眼見過 IPF 病患承受的痛苦,所以我追求更安全、有效的療法。」

與成分混雜的條件培養基相比,純化後的外泌體具備更高的臨床安全性。他的團隊先前已完成小鼠等動物試驗,進行相關毒理與安全性評估。他也呼籲 CDMO 業者關注製程中的上游細胞健康狀態,「因為只有健康的細胞,才能產出高效能的外泌體。」

他表示,AI 正改寫外泌體療法的研發過程。外泌體中含有複雜的 microRNA 與蛋白質組成,AI 能協助進行生物標記分析與製程監控。他的團隊運用 AI 即時監控細胞型態與培養條件,提升 EVs 的產出成果一致性與產率。AI 也能應用於下游純化程序,大幅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

未來,他想打造全流程 AI 驅動的「品質源於設計」(Quality by Design)系統,實現人人都能負擔得起的 EV 療法。

「我想給病人希望,特別是那些走進醫院卻找不到藥的人。」

這句話擲地有聲,迴響著藤田雄副教授的使命感,驅使著他將研究一步步推向臨床醫療。從 IPF、COPD 到未來可能觸及的癌症與神經疾病,他培養的工程化 EVs 正在穩步向前實現他的願望。他的願景,不只是開發療法,而是重塑病患的未來。

藤田雄副教授積極推動國際合作,致力於開發以細胞外囊泡為基礎的療法,涵蓋特發性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其他疾病,盼藉此改善亞洲乃至於全球患者在相關疾病遭遇的醫療困境。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圖說)永立榮(6973)應馬來西亞重要商業夥伴Dr. KO皮膚醫美集團之邀,總經理暨研發長黃效民博士親赴亞洲皮膚科及醫學美容高峰大會發表專題演講 ,分享羊水幹細胞與外泌體於皮膚再生與美容醫學的最新應用研究成果。圖右二為總經理暨研發長黃效民。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首家擁有培養羊水幹細胞技術專利的公司永立榮生醫(6973) 6月合併營收達925.3萬元,較上月營收745.7萬元成長24.08%、較去年同期營收345萬元大幅成長168.20%;累計2025年上半年營收4,008.4萬元,較去年上半年營收2,080.0萬元成長92.71%,上半年營收繳出達成去年全年度4,620.9萬元的86.75%水準之亮麗成績單,且6月、上半年營收齊步改寫歷年新高!

永立榮表示,受惠於旗下獲INCI核准之“小鹿羊水幹細胞外泌體”核心專利技術進一步導入高端醫美應用,產品商轉化與市場滲透力同步加速,營運動能已逐步顯現,其中,關鍵成分「小鹿羊水活萃D-AFE®」成功導入知名美容保養品牌系列產品後,在消費者市場高度認可與迴響下,帶動主要客戶的拉貨力道增溫,是永立榮6月、上半年營收繳出雙創歷年新高的關鍵。

除產品拉貨動能持續展現穩健成長態勢外,永立榮亦積極拓展技術影響力及提升品牌於國際市場的能見度。近日更受馬來西亞重要的商業合作夥伴Dr. KO皮膚醫美集團之邀,參加由其共同主辦之馬來西亞最大皮膚、美容與激光專科醫療盛會-「亞洲皮膚科及醫學美容高峰大會(ADAMS)」,並由總經理暨研發長黃效民博士親自出席並發表專題演講,深入介紹羊水幹細胞(AFSC)與外泌體(Exosome)在皮膚再生與美容醫學領域的最新應用研究。

永立榮在商業化方面,不僅開發了全球首款來自台灣梅花鹿羊水與鹿茸幹細胞外泌體的美妝產品系列「ExoBeauty」,涵蓋美白、緊緻與養髮等多重功能,並已取得多項INCI國際認證,符合GMP與ECOCERT規範,同時佈局醫療、美容、營養保健等跨域市場,結合臨床細胞療法與外泌體應用,打造全方位幹細胞與生物活性平台,此次受邀國際級醫學美容高峰大會,不僅象徵永立榮幹細胞科技平台邁向國際市場的重要里程碑,亦有望為公司未來拓展更多跨國合作與應用奠定堅實基礎,以期羊水幹細胞技術成為引領亞洲甚至全球再生醫學與功能性美容的下一波浪潮。

展望2025年,永立榮維持審慎樂觀看法。永立榮將在穩健營運基礎上持續深化「幹細胞×外泌體×新藥開發」的三軸策略,積極拓展再生醫療與高機能保養應用的成長潛能。目前公司核心新藥研發項目中,針對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UA002專案正穩步推進臨床進程,後續也將持續加大投入,深化臨床與研發布局,全力推動技術成熟與應用可行性驗證;同時永立榮也積極針對5項獲INCI國際認證核准之幹細胞與外泌體技術擴大合作夥伴與延伸的應用範疇,包括私密護理、健髮、牙科補骨、傷口修復等高潛力場域的跨領域整合與商轉化落地,進一步帶動單一原料的價值轉換能力與產業擴張彈性,創造公司營運穩定現金流回饋,並助力創新藥物與原料開發,建構兼顧即期營收與長線技術價值的雙引擎營運體系。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508期

文/文/張金堅(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外泌體(exosome 或稱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是透過細胞內的胞內體

(endosome)路徑生合成的內源性奈米級(直徑30-200mm)細胞外囊泡(或稱小胞外體,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圖一),其大小相當於人類頭髮直徑的百萬分之一,含有各類RNA(如miRNAs、mRNAs、IncRNAs等)、蛋白質、脂質、小分子代謝物等,存在於血液、尿液、唾液、淚液、母乳和細胞培養基等生物體液中。起初這種物質被視為細胞廢棄物形同垃圾,但如今科學界已廣泛認同外泌體作為細胞間通信媒介的重要角色。

7月號搶先看!! 張金堅:外泌體在精準醫學的應用與挑戰

泌體由細胞經由胞吐(exocytosis)釋放後,能傳遞含有複雜因子的信號給其他細胞。其傳遞方式有三種;融合作用(fusion)、接受體與配位體交互作用(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或胞吞作用(endocytosis),進而調控這些細胞的功能。(圖二)

7月號搶先看!! 張金堅:外泌體在精準醫學的應用與挑戰

外泌體的來源

於1981年由美國國家神經、溝通障礙及中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and Communicative Disorders and Stroke, NINCDS)特拉姆斯博士(Eberhard Trams)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使用「外泌體」一詞,描述細胞表面釋放的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1983年外泌體首次在體外培養的綿羊紅細胞上清液中被發現,且多種細胞都能分泌。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羅斯曼(圖三左)和蘭迪謝克曼(圖三中)以及德國科學家托馬斯蘇德霍夫(圖三右),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內部囊泡運輸調控機制,因而才引起各方科學家的注意,而成為研究的熱門話題。

7月號搶先看!! 張金堅:外泌體在精準醫學的應用與挑戰

人體幾乎所有細胞都能產生外泌體,這些外泌體不僅可由細胞釋放,也能從如心包積液(pericardial effusion)、羊水(amniotic fluid)等體液中分泌出來。多種類型的細胞,如間質幹細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上皮細胞 (epithelial cell)、巨噬細胞 (macrophage, mφ) 等,均能分泌外泌體。

此外,外泌體幾乎存在於所有體液中,包括羊水、尿液、腦脊液、唾液及淚液等。間質幹細胞是一種非造血、多功能的成體幹細胞,可以從多種組織,如骨髓、臍帶、脂肪組織中分離獲取。

外泌體的作用及在精準醫學領域的應用

由於外泌體具有再生能力以及免疫抑制特性,推動了間質幹細胞(MSC)應用於多種疾病治療的臨床試驗。一些研究顯示:在各種損傷和疾病模型中,MSC 分泌的外泌體可以取代基於MSC 的幹細胞療法。

另外多項研究顯示:基於外泌體具有內源性、生物相容性和多功能特性,可參與機體免疫調節、血管新生、細胞增殖及凋亡等各項環節,進而發揮組織修復的作用,到目前為止,具有下列五大作用。

❶作用一:免疫調節

間質幹細胞外泌體可降低巨噬細胞趨化蛋白(chemokine)CX3CL1 及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的表達,同時上調白血球介素-10(interleukin-10),降低局部炎症反應,發揮免疫調節的作用。同時幹細胞外泌體可調節機體免疫,促進受損組織修復。

❷作用二:促進血管新生

多項研究顯示:由幹細胞生成的幹細胞源性外泌體(stem cell derived exosome)具備與幹細胞相當的心臟保護效力,能增進血管生成、降低細胞凋亡,以及減輕發炎損害。

外泌體因其優異的穩定性及低受體細胞突變與免疫排斥風險,被視為心血管疾病很有潛力的治療方法。

2015年研究顯示:間質幹細胞源性外泌體(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 MSC-Exos)移植,能顯著提升心肌細胞存活、對抗損傷、促進新血管生成及改善心臟功能。其他研究亦證實其具有抗發炎、抗凋亡及促進心肌再生的作用。

❸作用三:促進細胞增殖

MSC衍生的外泌體(MSC-Exos)在傷口癒合和心肌梗塞方面展現出顯著效果,尤其是胎盤臍帶MSC分泌的外泌體,對傷口癒合和組織再生至關重要。

細胞損傷時,凋亡細胞會釋放促進有絲分裂信號,進而使體內器官再生,作為補償細胞的損失。凋亡過程中,死亡細胞會誘導鄰近細胞增殖,以恢復體內平衡,但凋亡細胞與鄰近細胞間的訊號傳導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近 期 , 芝 加 哥 拉 什 大 學 ( R u s h University) 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凋亡細胞釋放的含CT10激酶(kinase)調節因子(CT10 regulator of kinase 1, CrkI)的微泡,進而誘導鄰近細胞增殖,用電子顯微鏡可觀察到。這些純化的囊泡在體外和體內實驗中,均能有效刺激細胞增殖。

❹作用四:組織修復與再生

皮膚傷口通常需要精細組織修復,癒合不良會產生疤痕,若發生壞死,不僅會破壞皮膚的屏障功能,而且對疼痛、溫度和觸覺的感知,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尋找一種替代方法來加速傷口癒合是非常重要。

科學家發現:臍帶間質幹細胞來源的外泌體能抑制α平滑肌肌動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的表達和減少第一型膠原蛋白(collagen)沉積,可抑制皮膚傷口癒合過程中肌纖維母細胞(myo-fibroblasts)的分化,從而減少疤痕形成,促進皮膚傷口癒合。

❺作用五:藥物載體

外泌體與細胞膜融合可將所攜帶的物質和信號,傳遞到受體細胞並改變其生物學功能,外泌體是奈米大小藥物遞送或基因治療的潛在載體。此外,外泌體作為功能性核糖體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和蛋白質的天然載體,其可以利用這些囊泡遞送各種核糖核酸分子、胜肽(peptide)和合成藥物,以達到更精確的治療效果。

基於上述五大作用,在當今強調個人化的精準醫學的領域,其應用範圍既深且廣,大約歸納下列四項應用。(如圖四)

7月號搶先看!! 張金堅:外泌體在精準醫學的應用與挑戰

精準醫學領域4應用

❶疾病診斷和監測

所謂液體檢體是一種利用血液、尿液、唾液或其他體液進行疾病檢測的方法,相較於傳統的組織檢體,然而液體檢體具有低侵入性、低風險、方便、低成本,且能夠多次重複操作的優勢。在癌症診斷方面,研究顯示,外泌體可以攜帶腫瘤細胞釋放的DNA、RNA、蛋白質、代謝物,及其他分子來參與癌症生成及惡化的過程,因此利用這些分子可以作為早期癌症形成或是癌轉移的生物標記,除了癌症診斷,外泌體在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也在積極探索中。

此外,外泌體還可以用來監測治療效果和疾病復發的風險。由於外泌體可以動態反映腫瘤或病變組織的狀況,通過定期檢測病人血液中的外泌體內容物,醫師可以評估其治療效果,及早發現疾病復發的跡象,將來在個人化的精準醫療上扮演著關鍵角色。

❷藥物遞送

外泌體其屬於細胞天然性來源,使其更容易被人體細胞接受,甚至可以減少免疫系統的排斥反應。此外,外泌體具有高度的穩定性與在體內環境中的壽命,使其成為一個理想的藥物載體。

外泌體作為藥物載體,目前在癌症的應用方面最受關注,由於外泌體具有靶向傳遞的特性,它們可以精確地將抗癌藥物直接遞送到腫瘤細胞中,從而大幅提高藥物的有效濃度,並減少對正常的健康細胞的毒性影響。除了抗癌藥物的遞送外,外泌體還在其他疾病的治療中也展現其潛力。例如,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中,外泌體可以用來遞送神經保護性藥物穿越血腦屏障,這是一般傳統藥物遞送系統所難以達到的。

總而言之,外泌體在藥物遞送和診斷中的應用潛力無限。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外泌體有望成為治療多種疾病的有效工具,從而改變目前的治療模式,提供更精準和個人化的醫療服務。

❸再生醫學

在再生醫學領域,來自幹細胞所分泌的外泌體具有極大的應用功能,特別是在組織修復和再生醫療方面。這些外泌體不僅促進了細胞間的溝通,還能調節免疫反應,為受損組織的修復創造有利環境或是給予活化相關生化活性。許多的研究已經顯示,在心肌梗塞、中風和慢性傷口等病症的治療中,幹細胞外泌體表現出明顯的治療效果。總結來說,外泌體在再生醫學中的應用前景誠可謂廣闊且深遠。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外泌體有望成為治療多種組織損傷和退化性疾病的有效工具,並為個人化醫療和精準治療提供新的途徑。

❹基因療法及疫苗開發

由於外泌體可以被天然或工程化地設計用來攜帶和遞送各種類型的遺傳物質,包括DNA、RNA、siRNA和反義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它們已經扮演著基因療法研究中的熱門工具。此外,外泌體可以同時攜帶多個基因或調控分子,從而針對多個靶點進行治療。這一多重遞送能力使外泌體成為治療複雜疾病的理想工具。隨著更多臨床試驗的進行,外泌體有望成為治療遺傳性疾病、癌症及其他複雜疾病的核心工具,為病人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選擇。

由於外泌體的天然來源和奈米級大,它們可以有效地在活體內的組織間及環境中呈現抗原,從而誘導免疫反應。這一特性使得外泌體疫苗在增強免疫反應的同時,顯著減少了傳統疫苗相關的副作用和免疫反應過強的風險。除了在傳染病預防的應用外,外泌體可以被設計為表現出腫瘤相關抗原,從而誘發病人的免疫系統針對腫瘤細胞進行攻擊。這種方法有望克服腫瘤免疫逃逸的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臨床試驗的進展,外泌體疫苗可能成為下一代疫苗技術的核心,為全球公共衛生提供更強有力的保護手段。

基於上述外泌體的多重作用及在精準醫學的應用潛力,外泌體相關應用的市場成長相當迅速,根據CMT(Coherent Market Insights)的報告,已從2025年的2億2千2百萬美元,預期至2032年將達12億8千4百萬元,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高達28.5%。(如圖五)

7月號搶先看!! 張金堅:外泌體在精準醫學的應用與挑戰

目前外泌體面臨的挑戰

❶分離和純化

外泌體的分離和純化目前主要依賴於超高速離心、密度梯度離心、凝集沉澱、免疫親和性分離、超過濾、粒徑大小層析法等技術。然而,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

例如,超高速離心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它往往需要長時間運行,且容易導致外泌體的損壞或功能性分子的流失。相比之下,免疫親和性分離方法能夠針對特定的外泌體膜蛋白進行分離,從而提高純度,但其成本高且操作繁瑣,不易大規模應用。總結來說,儘管外泌體作為治療工具的潛力巨大,但在分離和純化技術上的挑戰,仍然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❷法規障礙

由於外泌體的異質性,來自不同批次的外泌體產品,可能在組成、功能和效果上存在變異。這就必須在生產過程中實施嚴格的品質和品管的控制流程,以確保每一批次的外泌體產品在物理特性和生物活性方面保持一致。

其次,安全性評估也是監管機構審查外泌體療法的關鍵步驟之一。因此,必須對外泌體產品進行全面的臨床前研究,以評估其在動物模型中的毒性、免疫反應和長期安全性。此外,在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之前,還需要進行廣泛的質量測試和生物安全評估。

總體而言,儘管外泌體療法顯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其臨床轉化之路仍充滿了法規上的挑戰。只有在監管機構和研究者共同努力下,制定出清晰而科學的指導方針,外泌體療法才能在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順利進入臨床應用,最終達到造福於病人。

在台灣,2023年3月31日,由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教授及台大沈湯龍教授發起,聯合台灣胞外體學會(TSEV)、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TRPMA)

及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PMIA)共同組成推動。

成立了台灣外泌體產學聯盟,主要倡議政府重視並鼓勵外泌體研發,促進學界與產業界對接。當前再生醫療及醫美市場仍以非人源性動植物外泌體為主,以醫美化粧品為例,多以植物外泌體為主,成本低,萃取過程最為穩定,目前植物外泌體來自蘆薈、葡萄柚、青花菜、葡萄、人參、玫瑰等,主要用於護膚修護等產品,及至2024年3月衛福部正式公告修正後的「化妝品禁止使用成分表」,在化妝品中使用人源胞外體,經個案審查通過後可開放使用。讓台灣繼南韓及日本開放後,成為第三個有法規與指引,明確許可的人源外泌體的國家。

緊接著衛福部在同年6月發布的「再生醫療雙法」,已將外泌體產品納管,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aiwan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TFDA)監管。此外,考量細胞外囊泡(外泌體)製劑目前已有許多產學研發單位投入相關項目開發,而台灣尚未發布針對此類產品法規,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於2025年1月16日提供「細胞外囊泡製劑製造與管制之研發策略指導原則-第二版」盼能提供產業於研發階段的策略參考,及闡述品質相關法規科學建議。

台灣外泌體產業法規尚未完備,有賴產官學研各方先進磋商溝通取得共識,並以嚴謹務實的態度推進相關療法研究,衷心盼望外泌體產業在台灣發光發熱,為生技產業成長注入一股新力量。

❸可擴展性的挑戰

品質控制是確保外泌體產品的一致性和安全性的關鍵。在大規模生產中,品質控制系統需要涵蓋從細胞庫建立、細胞培養、外泌體分離純化到最終產品測試的每一個環節。這要求建立一套標準化的質量控制指標和檢測方法,確保外泌體的物理化學性質、功能性分子和生物活性在不同批次間保持一致。此外,質量控制還應該包括對潛在污染物(如細菌、病毒、生物毒素和其他細胞外囊泡)的檢測,以確保外泌體產品的純度和安全性。

最後,自動化生產系統不僅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為錯誤的風險,還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從而使外泌體療法更具經濟可行性。高通量技術的應用可以快速篩選和優化生產條件,加速新產品的研發進程,並且在臨床需求增加的情況下,能夠快速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市場需求。

❹深化基礎生物學研究的挑戰

外泌體的生物學研究仍處於發展階段,尚有許多基礎科學和技術的問題仍未解決。隨著對外泌體生合成機制、內含物質選擇載入機制和與目標細胞/組織的作用機制仍要深入了解,未來才有希望通過基因工程和化學修飾技術,實現對外泌體功能的精確調控,從而提高其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和安全性。這將為外泌體療法開創更加光明的前景,也將推動生物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結語

外泌體作為一種奈米級細胞外囊泡,因其穩定性、低免疫抗原性和標靶遞送能力,已在疾病診斷、藥物遞送、再生醫學等領域,展示出廣泛的應用潛力。此外,外泌體還可作為疫苗開發的載體,展示出對傳染病和癌症的預防與治療的堅厚實力。未來,外泌體在個人化醫療和基因療法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可期。

然而,外泌體的臨床轉化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分離和純化技術的標準化、產品質量的一致性,以及法規條文的制定。此外,將外泌體生產規模擴大到臨床使用,還需解決技術上如細胞培養和生產自動化的困難。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進步,這些挑戰有望被克服,使外泌體療法成為未來醫學的重要地位,為病人提供更精確和有效的治療選擇。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張金堅:癌轉移的先遣部隊:外泌體(Exosomes)
.幹細胞外泌體,有望恢復這兩種難纏疾病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艾萬霖生技董事長暨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醫師,致力於研發與生產高品質外泌體並應用於化粧保養品中。

近年來,外泌體(Exosomes)於再生醫學與生物科技領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自從科學上發現它可作為細胞間訊息傳遞的關鍵角色,外泌體不僅在醫學研究中展現多元潛力,其應用於肌膚保養的獨特機制也備受關注,從實驗室逐步落實於生活上的實際應用。專注於外泌體研發的艾萬霖生技近日宣布與國內指標性連鎖藥局通路大樹藥局達成策略結盟,共同推廣「人類來源外泌體」技術應用,為台灣生物科技與肌膚保養領域開創新契機。

艾萬霖生技董事長暨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醫師表示:「從學理上來看,外泌體是細胞自然分泌的奈米級囊泡,富含多種生物活性分子,在細胞溝通與生理功能調節中扮演要角,其奈米級尺寸有助於傳遞活性成分,協助維持肌膚健康。」該公司憑藉嚴謹的研究與測試,致力於研發與生產高品質外泌體,期望將此項尖端生物技術,透過安全、合規方式,應用於促進民眾健康的相關產品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若瑟(Réxos)外泌體保養系列」已獲得台灣衛福部(TFDA)核准,可採取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成分的「人類來源外泌體」應用於化粧保養品中。

未命名設計
若瑟外泌體保養系列獲衛福部核准,採用人類來源外泌體,以安全、合規方式應用於化粧保養品。

大樹藥局指出,在眾多外泌體相關產品中,民眾應審慎評估其來源符合合規性、成分純淨度及安全性等關鍵要素。艾萬霖生技基於對技術研發與品質控管的堅持,獲得秉持「值得您信賴的藥局」理念的大樹藥局的肯定。雙方合作契機則是看好艾萬霖在外泌體領域的專業實力與嚴謹態度,運用研發優勢,結合藥局信賴的連鎖通路與專業藥師團隊,將共同推出符合法規、品質優良且安全可靠的產品選擇,亦提供完整產品資訊與諮詢服務,讓消費者能安心選購符合需求的保養產品。

此次合作象徵著生物科技研發強強聯手專業健康通路,不僅讓人源外泌體技術能安全且透明的進入消費者日常生活,更將推動台灣在生技與醫學美容領域的發展。未來,艾萬霖生技與大樹藥局將持續深化合作關係,共同探索外泌體在提升肌膚健康與美容保養方面更多應用潛力。大樹藥局憑藉其遍布全台服務網絡與深耕社區的信賴度,在此次合作中將扮演關鍵角色,其專業藥師團隊更站在第一線,為消費者提供詳盡產品說明與個人化建議,確保民眾能夠安心且便利接觸並了解創新的生技應用,為產業注入新動能,也為國人帶來更優質、更先進的新選擇。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艾萬霖生技董事長暨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醫師,致力於研發與生產高品質外泌體並應用於化粧保養品中。

近年來,外泌體(Exosomes)於再生醫學與生物科技領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自從科學上發現它可作為細胞間訊息傳遞的關鍵角色,外泌體不僅在醫學研究中展現多元潛力,其應用於肌膚保養的獨特機制也備受關注,從實驗室逐步落實於生活上的實際應用。專注於外泌體研發的艾萬霖生技近日宣布與國內指標性連鎖藥局通路大樹藥局達成策略結盟,共同推廣「人類來源外泌體」技術應用,為台灣生物科技與肌膚保養領域開創新契機。

艾萬霖生技董事長暨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醫師表示:「從學理上來看,外泌體是細胞自然分泌的奈米級囊泡,富含多種生物活性分子,在細胞溝通與生理功能調節中扮演要角,其奈米級尺寸有助於傳遞活性成分,協助維持肌膚健康。」該公司憑藉嚴謹的研究與測試,致力於研發與生產高品質外泌體,期望將此項尖端生物技術,透過安全、合規方式,應用於促進民眾健康的相關產品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若瑟(Réxos)外泌體保養系列」已獲得台灣衛福部(TFDA)核准,可採取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成分的「人類來源外泌體」應用於化粧保養品中。

未命名設計
若瑟外泌體保養系列獲衛福部核准,採用人類來源外泌體,以安全、合規方式應用於化粧保養品。

大樹藥局指出,在眾多外泌體相關產品中,民眾應審慎評估其來源符合合規性、成分純淨度及安全性等關鍵要素。艾萬霖生技基於對技術研發與品質控管的堅持,獲得秉持「值得您信賴的藥局」理念的大樹藥局的肯定。雙方合作契機則是看好艾萬霖在外泌體領域的專業實力與嚴謹態度,運用研發優勢,結合藥局信賴的連鎖通路與專業藥師團隊,將共同推出符合法規、品質優良且安全可靠的產品選擇,亦提供完整產品資訊與諮詢服務,讓消費者能安心選購符合需求的保養產品。

此次合作象徵著生物科技研發強強聯手專業健康通路,不僅讓人源外泌體技術能安全且透明的進入消費者日常生活,更將推動台灣在生技與醫學美容領域的發展。未來,艾萬霖生技與大樹藥局將持續深化合作關係,共同探索外泌體在提升肌膚健康與美容保養方面更多應用潛力。大樹藥局憑藉其遍布全台服務網絡與深耕社區的信賴度,在此次合作中將扮演關鍵角色,其專業藥師團隊更站在第一線,為消費者提供詳盡產品說明與個人化建議,確保民眾能夠安心且便利接觸並了解創新的生技應用,為產業注入新動能,也為國人帶來更優質、更先進的新選擇。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