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健康編輯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血管內皮細胞影響身體是否發炎,甚至癌細胞是否入侵。建議養成運動習慣如快走等,有助喚醒血管內皮修復力;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血管是人體中龐大的運輸組織,養分與廢物都須透過它傳遞,因此重要性不容小覷。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許多人都忽略了身體裡最沉默、卻最影響健康的角色:血管內皮細胞(Endothelial Cells),它們決定著血液怎麼流、發炎會不會爆,甚至癌細胞能不能趁虛而入。因此建議平日養成運動習慣,不僅可瘦身,還能喚醒血管內皮的修復力、活化血管,有助預防血栓、降發炎、抗老化。

張家銘於臉書專頁「基因醫師張家銘」發文表示,有些人覺得血壓、膽固醇正常,心血管是否就不需要保養?其實血管中的血管內皮細胞,就像血管的「皮膚」,雖然看不見、摸不到,但當這層血管內皮健康時,血流滑順,發炎少,身體就像高速公路沒塞車。若它開始受損,問題就會像小石頭掉進引擎,慢慢磨壞整部機器。

運動刺激一氧化氮釋放防血栓

張家銘進一步指出,我們都以為運動是為了瘦身或燃脂,其實運動也可喚醒血管內皮的修復力。不論快走、深蹲、爬樓梯,當血液流動加快時,會刺激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它就像血管的放鬆按摩師,不但讓血管放寬,也能預防血小板亂黏、防止血栓,甚至還能降發炎、抗老化。

4大類食物助內皮細胞健康

此外,張家銘說,內皮細胞很敏感,高糖高油、加工紅肉、炸物、含糖飲料都會讓內皮發炎、NO變少、血流變慢、血壓上升,慢慢啃蝕血管的彈性。建議日常飲食應攝取有助NO生成的深綠色蔬菜;含多酚具抗氧化力的藍莓、葡萄、黑巧克力;提供Omega-3抗發炎的橄欖油、堅果、深海魚;以及穩定血糖又顧血管的豆製品、全穀類;有助內皮細胞健康。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表示,除富含多酚、Omega-3的食物有助內皮細胞健康外,多吃深綠色蔬菜也有助NO生成;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壓力大、睡不好血管也緊繃

張家銘並提及,長期壓力會讓交感神經過度活躍、皮質醇升高、NO被抑制,以致內皮細胞變得乾燥脆弱,血壓升高、發炎變多,均會讓心血管風險上升。所以,睡好覺不只是穩定情緒,也是血管每天修復最關鍵的時段。

至於有些人認為吃營養品也能修復?張家銘解釋,營養補充或可幫忙,但不能因此當藉口亂吃、亂熬夜。例如:白藜蘆醇、輔酶Q10、維生素C與E等營養素,確實在研究中顯示對內皮有幫助,但切記身體自己會修復才是王道,補品只是是給努力中的人一點助攻,並非奇蹟。

張家銘強調,多走一段路、少喝一杯飲料、早睡半小時、吃一口深綠色蔬菜、放慢呼吸,這些微小的動作,會讓血管內皮細胞回復彈性,也能讓身體內在節奏回歸平衡,並以更長的健康壽命回饋我們。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連日來,壽縣舉辦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引導更多群眾走出家門、走向運動場,參與健身,享受運動樂趣。

活動現場。

全民健身,你我同行。縣教體局、壽春鎮聯合主辦的全民健身展演活動在壽春環球港精彩呈現,來自壽春太極拳協會的健身愛好者登台表演了太極扇、太極劍和健身氣功八段錦,一招一式盡顯古城壽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生動詮釋了中華傳統武術文化的魅力,展示出壽縣廣大干群堅持科學健身、崇尚健康的生活理念。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增強健身意識,提高健康水平。在壽縣體育館,縣體育健身舞協會、縣武術協會等體育社會組織的健身愛好者們表演了廣場舞、太極傘、太極拳、交誼舞等近20個節目。

“我和妻子熱愛體育舞蹈30多年了,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我們會接著跳下去,讓身體越跳越健康。”由陳如海、陳珊珊夫婦領銜表演的交誼舞“慢四”《一條小河》,節奏舒緩,舞步優雅流暢,充滿藝術美感,舞出了古城壽州群眾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新風尚。(李普)

(責編:歐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深耕美業 40 年的領導品牌羅麗芬,始終以「專業 × 科學 × 效果」為信念,致力推動保養品產業升級。今年全新推出同名保養品牌 LUO LIH FEN,並聯手臺北醫學大學與外泌體領導企業訊聯生技,重磅打造兩款醫研保養新品——「煥能修護安膚水」與「逆時青春霜」 ,正式開啟肌膚保養的「科學新紀元」。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照片提供:羅麗芬控股

40 年專業底蘊 × 北醫大產學聯手

羅麗芬深耕台灣、放眼國際,從一位胎記女孩蛻變為「美容教主」開始,至今累積無數成功見證。去年羅麗芬企業總部進駐全台唯一結合醫學大學、醫學中心、生醫產業的「北醫大雙和生醫園區」,並設立「聯合創新研發中心」,強化從成分研發、功效實證到臨床驗證的完整醫研鏈結。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照片提供:羅麗芬控股

這次發表的新品,搭載北醫大研發之「紅球薑抗老化之天然物」與羅麗芬獨家研發的梔子花植萃,並經由北醫附設醫院皮膚科團隊嚴謹臨床試驗,為肌膚安全與修護力立下新標竿。羅麗芬總裁也表示:「我們希望以醫研為核心,帶動美業從傳統保養走向精準抗老,實現產業進化與美麗升級。」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照片提供:羅麗芬控股

外泌體醫研加乘 × 訊聯生技強勢助攻

在打造真正有感的科學保養品過程中,訊聯生技的加入是一大關鍵突破。身為全球外泌體研發與製造的領導品牌之一,訊聯生技擁有深厚的幹細胞技術背景與外泌體提取專利。此次與羅麗芬合作,將植萃融合哺乳類幹細胞的外泌體加入保養品中,打造結合臨床醫學專業與尖端生技的專業醫研保養品系列。這項突破性的技術合作,讓原本侷限於高端醫美的幹細胞外泌體正式走入日常居家保養,也為 LUO LIH FEN 系列產品賦予更深層的修護潛能。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照片提供:羅麗芬控股

「煥能修護安膚水」 高效舒緩 敏弱專用前導精華液

紅色瓶身的煥能修護安膚水,隨瓶附上由訊聯生技提煉的百億顆原裝凍乾外泌體粉末,採用獨特低溫凍乾技術,確保每一次使用時都能釋放最新鮮的活性,開封凍乾粉末後須混合安膚水即啟動活性,堪稱今年最具話題度與實力的外泌體保養品!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照片提供:羅麗芬控股

煥能修護安膚水專為敏感肌、泛紅肌、醫美術後、膚況不穩定者所設計,除了外泌體,更採用北醫大紅球薑抗老化之天然物,能有效舒緩、強化屏障,再搭配梔子花萃取與外泌體,提供層層進化的「前導型精準修護」 ,解決肌膚泛紅、乾癢、屏障受損等問題。

「逆時青春霜」 專業醫研修護霜 熟齡肌抗老更精準逆時青春霜專為熟齡與乾燥肌膚量身打造,結合紅球薑與梔子花植萃,有效對抗因老化、乾燥、壓力造成的膚況失衡。更特別添加膠原蛋白、太子參、積雪草等多種植萃。青春霜質地綿密柔潤,延展性極佳,使用後能形成保護膜鎖住營養與水分,特別適合熟齡與乾性肌膚厚敷當作晚安凍膜使用。

全通路布局 搶攻電商市場 讓醫研保養走入日常

除了持續深耕全台美容院所,延續 40 年的美業專業基礎,羅麗芬控股亦積極拓展新零售版圖。記者會現場,羅總裁正式宣布將全面進軍線上電商市場,且兩款新品優惠售價皆為 2380 元,誓言讓科學養膚不再高不可攀。同時,羅總裁也預告品牌將於 8 月 15 日至 18 日參展「台北國際美容展」 ,期望讓更多產業同業看見羅麗芬在醫研升級、品牌創新與市場布局上的硬實力與新野心。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照片提供:羅麗芬控股

啟動 AI 新美業教育平台 打造數位轉型世代的美業人才庫

除了產品升級,羅麗芬更同步啟動人才升級計畫,宣布成立「AI 新美業教育平台」,作為未來美業人才的數位成長基地。平台專注於培育學員運用 AI 工具與社群媒體進行個人品牌經營、內容行銷與顧客經營的實戰能力。

透過系統化課程與實戰操作,協助每一位美業從業者跳脫傳統銷售框架,擁抱內容力、數據力與創造力,真正實現「科技 × 美力」的市場升級願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醒,「癌症並不是絕症,但你必須早一點知道它的存在。」(圖取自shutterstoc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資深藝人「荒謬大師」沈玉琳近日傳出因血癌住院,對照日前他曾被報導「瘦了17公斤」,減重成功;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感嘆:這樣的瘦真的是健康的瘦嗎?廖繼鼎認為,過了中年若未激烈運動或節食,卻快速瘦下來,應當有警覺心。

廖繼鼎在粉專「廖繼鼎醫師 出神入化的癌症治療」說明,有傳聞指出前他瘦了17公斤,臉頰凹陷、氣色蒼白,許多人大讚他「成功減重」,我當時卻有一絲擔憂:這樣的瘦,真的是健康的瘦嗎?還是,其實是病態的惡病質?

廖繼鼎強調,「減重不等於健康,瘦不代表無病。」尤其是中年以後,若在沒有劇烈運動或特別節食的情況下短期內快速消瘦,應該高度警覺。癌症、甲狀腺、肝病、糖尿病,甚至慢性發炎,都可能是背後的真相。

知名主持人沈玉琳因血癌入院治療,正在準備接受進一步化療與評估骨髓移植。(資料照)

廖繼鼎提醒大家:年齡越大,定期健康檢查越不能省;三高只是基本,還要加上血液、肝腎功能、腫瘤指標、超音波、胸腹部影像檢查等全面性評估。更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注意到自己「身體的語言」:食慾、體重、精神、皮膚顏色等等每一個變化,都可能是身體向你求救的訊號。

廖繼鼎提醒:「癌症最怕的不是治療晚,而是發現晚。癌症並不是絕症,但你必須早一點知道它的存在。」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 SCMP Hearst Hong Ko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Before you decide to purchase or use the products and/or services that our website introduces,you should gather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same in addition to the representations or advertising contents on our website.

Cosmopolitan,ELLE,ELLE MEN,Harper’s BAZAARand Esquireare publications under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imited.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皮膚像爆痘長膿,不一定都是青春痘或粉瘤,小心是化膿性汗腺炎上門。醫師提醒,化膿性汗腺炎多因發炎物質引發,同樣也是發炎因子惹禍的疾病,包括新陳代謝疾病、甲狀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可說是化膿性汗腺炎的共病,避免症狀惡化,應該及早正確就醫不要拖。

37歲小穎先生(化名)從青春期開始,跟哥哥、姐姐一樣,身上反覆長出痘痘並流膿,家人一直以為只是青春痘或粉瘤,拖了20多年才確診為家族性化膿性汗腺炎。發作時疼痛如針刺、一天最多10處爆膿,讓他只敢穿黑衣、用黑坐墊,甚至在面試中忍痛不敢動。前後歷經超過10次手術後,終於在醫師建議下使用生物製劑,病灶大幅減少、幾乎無痛,他感嘆:「這種病不是忍一忍就會好,找到正確治療,才能重獲新生。」健保署已經正式接軌治療指引,宣布今年7月起將生物製劑納入給付,協助病友緩解症狀、降低復發風險,幫助病友重拾生活品質。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及成大醫院皮膚外科主任趙曉秋醫師表示,化膿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簡稱HS)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發炎性毛囊疾病,是皮膚科門診治療最棘手的疾病之一。嚴重時,膿腫反覆流膿、結節相連如「蟻窩」,傳統藥物控制發炎的效果不佳,病友常因劇烈疼痛而苦不堪言,治療也陷入瓶頸。不過,近期傳來好消息,健保接軌國內外治療指引,自今年7月起給付生物製劑,預估將可協助至少500位中重度化膿性汗腺炎病友,從發炎源頭有效控制病情,不僅降低復發風險,還有機會減少手術治療的需求。

化膿性汗腺炎內外夾擊,患者痛不欲生

化膿性汗腺炎容易誤為青春痘與粉瘤,如何區分?冒痘的部位及復發頻率是判斷關鍵!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秘書長及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解釋,青春痘主要分布在臉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密集的部位,經治療通常能改善;而化膿性汗腺炎則好發於腋下、頭皮、臀部、腹股溝、肛門周圍、生殖會陰部與女性乳房下方等頂漿腺集中或皮膚摩擦頻繁的部位,不僅會出現疼痛性結節、膿瘍、竇道與瘻管等大範圍病灶,且短短6個月內就可能反覆發作2次以上。

由於不少病友最初以為只是長痘痘,加上病灶部位較私密,第一時間常因害羞而延誤就醫,選擇自行到藥局買痘痘藥塗抹,直到痘痘從1顆變3顆,甚至擴散成一大片,陷入「內外夾擊」的疼痛地獄,才驚覺不對勁。

病灶私密+病識感低!化膿性汗腺炎平均等7年才確診

黃毓惠醫師表示,研究顯示,化膿性汗腺炎病友從發病到確診平均得耗時7.2年,不少患者確診時都已出現「瘻管」串連問題,各個病灶間就像「蟻窩」一樣互相連通,並不斷滲出膿血,伴隨著異味,導致患者誤以爲是不是自己清潔不夠而產生這些問題。為了應付滲液與異味,有些人必須隨身攜帶多件內褲、夜用型衛生棉,甚至包尿布上班,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臺大醫院皮膚保健及外科主任廖怡華醫師分享,門診中就有 名27歲謝先生,從高中起,臀部反覆長出膿包,起初以為只是青春痘,一直到大學時才確診為化膿性汗腺炎。為避免爆膿滲液,他天天穿黑褲、貼紗布、甚至借用衛生棉止漏,出門不敢久坐,連與朋友聊天也只能站著,直到接受手術及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才大幅改善,讓他終於得以重拾正常生活。

中重度化膿性汗腺炎治療新曙光,生物製劑7月納健保

黃毓惠醫師表示,化膿性汗腺炎可依嚴重度分為3期,若僅有單一或多個疼痛性結節,且尚未出現疤痕或瘻管者,屬於「輕度」;要是各個膿腫間已彼此串連形成瘻管且反覆發作、有疤痕,則屬於「中度」;一旦所有病灶彼此融合綿延時,則已邁入「重度」,治療難度大增。

廖怡華醫師進一步說明,化膿性汗腺炎係因身體自身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起,雖無法根治,但可以透過治療,達到減少病灶疼痛、避免疾病惡化、復發及進展,同時改善生活品質的目標。輕度患者大多以抗生素、口服A酸等藥物治療為主,一旦進入中重度則需同步評估手術介入與全身性抗發炎藥物治療。其中,切開與引流手術主要作為急性發作的緩解,無法阻止新病灶生成,復發率將近100%。相較之下,若採取全面性切除手術,雖復發率低,但術後傷口需照顧及復原時間,也可能產生感染或血腫等併發症。因此如何透過藥物持續控制發炎,成為治療化膿性汗腺炎的重要關鍵!

根據臨床診療共識建議,對於中重度患者,若經接受全身性抗生素治療12週後仍無明顯改善,應評估使用生物製劑,並視個別情況搭配外科手術治療。廖怡華醫師表示,生物製劑為注射型的蛋白質藥物,可精準鎖定疾病源頭的發炎因子進行抑制,減少體內發炎反應,提升治療效果,改善症狀與減緩疾病惡化,並預防瘻管與疤痕形成。

臨床研究指出,中重度病友接受4個月生物製劑治療後,約有4成病友症狀顯著改善,且高達7成5的病友在治療期間未出現疾病惡化或爆發。另有研究顯示,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4個月內,需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比例低於4%,顯示生物製劑在控制發炎及降低手術需求方面具有良好成效。

今年7月起,化膿性汗腺炎的生物製劑治療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嘉惠眾多中重度患者,為長期深受病痛所苦的病友帶來重大突破。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趙曉秋理事長呼籲,有需要的病友應積極就醫,尋求適切治療,早日改善病況與生活品質。

中重度化膿性汗腺炎治療新曙光,生物製劑7月納健保。

中重度化膿性汗腺炎治療新曙光,生物製劑7月納健保。

化膿性汗腺炎共病多,及早看對科別與醫師

在台灣,化膿性汗腺炎好發於20歲前後的年輕族群,男女發病比例約為6比4。其確切致病機轉尚未完全明瞭,但目前認為遺傳、抽菸與肥胖等都是危險因子。此病症具有反覆發作的特性,常造成疼痛與不適,除了影響日常生活,亦可能增加罹患多種共病的風險,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脊椎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及憂鬱與焦慮等問題。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提醒,若在腋下、胯下、臀部等容易摩擦的皮膚部位,反覆出現多顆紅腫、化膿、並伴隨疼痛或搔癢感的結節或痘痘,可能是化膿性汗腺炎的早期警訊,建議民眾及早就醫,讓皮膚專科醫師進行診斷並提供適當治療,以有效控制發炎、減少復發,避免病情惡化。

手刀快來點!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沈玉琳確診血癌進行化療!骨髓移植是什麼?《血癌攻略》揭5種血癌類型

香港腳與灰指甲如「難兄難弟」!賴睿昕中醫師:夏天防「黴」,4要訣遠離香港腳

皮膚敏感又乾燥!要補水還是鎖水?宋奉宜醫師:皮膚乾燥3大元凶,中了幾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8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嘉基醫療隊領隊在大谷地村推動醫療公衛服務。(嘉基提供)

〔記者丁偉杰/嘉義報導〕嘉義基督教醫院醫療隊日前前進泰國清邁省大谷地村,展開為期一週的深度醫療服務,提供中西醫免費義診,並強化健康檢查觀念,及推動當地交通安全意識。更與清邁McCormick醫院合作於大谷地村建置診所,預計年底前營運,為當地帶來穩定便利的醫療服務。

嘉基醫療隊領隊、副院長劉中賢說,這是嘉基醫療隊第4年到大谷地村推動醫療公衛服務,此次醫療團由嘉基與清邁McCormick醫院雙方醫護團隊共同組成,提供中西醫義診與針灸、低周波等治療服務,涵蓋急慢性疾病的診療,共服務超過400人次。

由於當地以機車代步為主,頭部外傷事故頻傳,玉山銀行捐贈170頂安全帽,透過嘉基至旭日中學舉辦交通安全宣導座談,同時捐贈78包大米、食用油、100套課桌椅與樂器等民生及教育物資等計30萬元,以持續強化大谷地社區整體需求。

嘉基院長陳煒表示,泰北偏鄉醫療資源長期不足,居民對公共衛生、健康篩檢與慢性病照護的意識有限。此次除義診服務,更著重提升當地健康識能與交通安全觀念,未來藉由診所的落實經營,將深化醫療陪伴,讓更多居民能夠就近獲得適當診治,邁向健康、安全的生活。

嘉基醫療隊帶著台灣社會的愛心,捐贈大米、食用油、課桌椅與樂器,持續強化大谷地社區整體需求。(嘉基提供)

嘉基副院長劉中賢(右)至無法前往義診現場的大谷地村民眾家中「到宅義診」。(嘉基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營養師薛曉晶表示,花椰菜具有抗癌、護心、控糖的功效;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以為花椰菜只是汆燙配色用的蔬菜,但事實上,這一顆顆綠色小樹才是全家健康的防護罩。營養師薛曉晶表示,花椰菜具有抗癌護心控糖的益處,烹煮上需注意時間,水煮勿超過5分鐘,建議快炒或短時間蒸煮,以免破壞營養素;若能搭配橄欖油、芝麻醬等好油食用,可以促進吸收;與雞蛋、豆腐等蛋白質一起吃,有助代謝與修復。

薛曉晶於臉書專頁「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發文分享,花椰菜之所以能「抗癌+抗發炎」,是因為它屬於十字花科蔬菜,是少數幾種能啟動細胞解毒酵素抑制癌細胞增生的天然蔬菜之一,含有豐富的植化素與抗氧成分:

●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協助身體代謝致癌物、對抗自由基。

●吲哚類化合物:調節荷爾蒙、保護乳腺與前列腺健康。

●維生素C、葉黃素、玉米黃素:具抗氧化作用,幫助護膚、護眼、抗老。

不僅如此,薛曉晶指出,2025年也有多方科學研究證實花椰菜的重要性與營養價值,它不只是配角,而是家庭飲食中守護健康的主力:

具抗乳癌及膀胱癌潛力

根據1篇發表於《Br J Pharmacol》的細胞實驗中,研究團隊以脂多醣誘導人類樹突細胞產生發炎反應,發現蘿蔔硫素與單糖偶聯化合物可有效抑制NF-ĸB發炎訊號,並降低慢性發炎相關的免疫反應,為蘿蔔硫素的抗炎潛力提供了細胞層級的實證基礎。

此外,1篇刊登在《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的觀察性研究顯示,十字花科蔬菜的攝取與「乳癌存活率」之間可能存在正向關聯;另1篇刊登於《Contemp Clin Trials》的研究則指出,提升十字花科蔬菜的攝取,有望「延緩膀胱癌復發時間點」,提供了營養介入的新方向。

最後,1項發表於《Diabetes Obes Metab》的隨機交叉試驗則顯示,相較於一般根莖類蔬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對「血糖控制」有更正面的作用,特別適合血壓升高但尚未確診糖尿病的族群食用。

那麼,花椰菜該怎麼吃,才能保障全家老小的健康呢?薛曉晶提到,首先需避免煮太久,水煮超過5分鐘就會破壞蘿蔔硫素,建議快炒或短時間蒸煮;再來是搭配好油,如橄欖油、芝麻醬,能促進脂溶性抗氧化物吸收;最後是與蛋白質食物一起吃,像是雞蛋、豆腐等,有助代謝與修復,讓營養事半功倍。她也提醒,想有效保存花椰菜,最好於冷藏3日內食用完畢

營養師薛曉晶指出,花椰菜搭配橄欖油、芝麻醬等好油食用,能促進脂溶性抗氧化物吸收;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薛曉晶強調,不同年齡皆可以食用花椰菜,長輩吃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穩定血壓、減緩關節發炎;婦女吃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抗老、排毒、保養皮膚;小孩吃能提升免疫力、保護眼睛、幫助學習專注力。所以,她也提供1日花椰菜食譜,幫助民眾將花椰菜融入至日常飲食中:

●早餐:花椰菜蒸蛋+糙米飯糰。

●午餐:義大利香料花椰米雞丁炒飯。

●下午茶:花椰菜濃湯+無糖杏仁奶。

●晚餐:花椰豆腐煲+燉白蘿蔔+小魚乾炒菠菜。

3類人慎食

薛曉晶提醒,花椰菜攝取頻率每週3-5次為佳,1次大約1-1.5碗即可。另外,有3類人食用時要注意攝取量:

●甲狀腺功能低下者:需避免生食過量,應煮熟後再食用,可降低干擾。

●腎功能不佳者:由於花椰菜屬高鉀蔬菜,建議與營養師評估份量後再食用。

●易脹氣體質者:花椰菜與薑、蔥等溫性食材同煮,較不易產氣。

6花椰菜品種一次看

最後,薛曉晶也補充了市面上各種花椰菜的差異,並建議交替搭配不同品種食用,這樣不只營養更全面,也讓每日的蔬菜餐盤更有趣味與顏色層次:

●綠花椰菜(青花椰):最常見,富含蘿蔔硫素、維生素C與葉黃素,是抗癌、護眼與抗氧化力最全面的代表。

●白花椰菜:植化素含量較低,但膳食纖維與鉀含量高,口感細緻、適合腸胃敏感者,是控糖與促進腸道健康的好選擇。

●紫花椰菜:含有花青素,具更高的抗氧化力,可幫助減緩老化、保護心血管,也適合需要延緩自由基傷害的族群。

●花椰菜苗(花椰菜苗):蘿蔔硫素濃度是成熟花椰菜的10-50倍,但不耐高溫,建議拌涼菜或加在三明治中食用,特別適合需要加強抗癌力時補充。

●寶塔花椰菜(羅曼花椰):外型像數學圖形,口感清脆、膳食纖維含量高,富含維生素C與胡蘿蔔素,適合需要高纖維、提升飽足感的人群。

●青花筍(西蘭花莖):其實是花椰菜的莖部嫩芽,含有與綠花椰相近的植化素,但口感更嫩、纖維更細,適合怕咬花椰菜「梗梗感」的小朋友或長輩。

營養師薛曉晶建議,料理花椰菜時可搭配不同品種,這樣能讓營養更全面;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p):text-cms-stoy-body-color-text clexfix“>

最後90度的早晨,十幾個女孩和幾個年齡變化和大小的男人,有些人戴著浮華的複古腿部加熱器和彈道,站在粉紅色和黑色的伯班克商店外面。

他們全都是為自己的生命而戰,並在一小時的運動中測試自己的耐用性。馬匹,踢腳和拳頭,威脅怪物和連環殺手(“ Hellraiser” Pinhead,弗雷迪·克魯格(Freddy Krueger)“榆樹街的噩夢” 它出現在他們後面,在巨大的視頻屏幕上旋轉。

他們會在Slashercise中生存嗎?

中鋒凡妮莎·德克(Vanessa Decker)在工作室殺手健身中教授“Slasherciseıında。

(Yamada /洛杉磯時報)

新練習中的簽名課 殺手健身它是由合夥人的所有者Vanessa Decker管理的,他是一家裝滿衣服和電影回憶的禮品店。該工作室的營地社區 – 其中一些帶有血液濺設計的社區,其中一些帶有牙齒和頭骨 – 動搖 – 因為它顯示出使人想起的動作,這些動作想起了標誌性的尖叫場景。

德克爾說:“當被問及結合恐懼和健身的想法是如何出現的。“我不知道,這只是有效的! ”

但是Lea保持 "Slashercise" 工作室殺手電影。
Vanessa Decker,但Lea和Nadia Teichmann稍後再講話 "Slashercise" 班級。

從左到順時針:以恐怖為主題的舞台鍛煉工作室裝飾著殺手健身中商品的牆壁。但是Lea正在組織假的“ Slashercise”。 Vanessa Decker,但Lea和Nadia Teichmann在“ Slashercise”課後講話。 (Yamada /洛杉磯時報)

但這也需要真實的身體。戴克(Decker)在磨碎的拳頭,班級煩惱和泡芙之間獲得了刺激的行動和生命掙扎。

還有一個場景:塑料鋸和假葉片,看起來像是小巧的觸摸,但有助於力量訓練。受年輕人簡·方達(Jane Fonda)和理查德·西蒙斯(Richard Simmons)錄音帶的啟發,經常動作的靈感來自卡路里和音調肌肉。一年級之後,我的手臂,大腿和小牛幾天受傷。

殺手型健身於5月開放,希望票房越來越多的恐懼的普及能夠變成這個獨特的面孔 – 面第三區域。它每週提供20次運動課(可在此地址上 班級交叉)和麵板和問題-EVAP包含晚間電影放映。晝夜報價是一個更大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宇宙的一部分,該宇宙有助於在網上使用Tasker,並通過IT收集133,000個關注者。恐怖潑婦” Instagram上的身份。

殺手健身的普通所有者Vanessa Decker,左和LEA。

殺手健身的普通所有者Vanessa Decker,左和LEA。

(Yamada /洛杉磯時報)

Decker and Common,但Lea,”slashback視頻“位於伯班克的恐怖中心的神秘博物館的老式視頻商店。真正的,重新設計的電影包裝2017 Art Installation,Lea為一部名為Slass Slashercise的假電影製作了一個盒子

“一切始於linnea Quigley的恐懼練習Lea,尊重B-FILM女演員的地下經典。 “他是一個尖叫的女王,但練習視頻大多是有趣的素描,就像用殭屍和事物製作有氧運動一樣。

一個 "保持水狀,bimbos!" 海報掛在噴泉上。

在強調工作室對幽默的理解後,一張愚蠢的海報掛在噴泉上。

(Yamada /洛杉磯時報)

2024年的電影“ Slashersise”包括一個在洛杉磯健身房中的連環殺手。名字素添加到低預算的實際效果,血液和塞子中,靈感來自其他具有健身主題的恐怖片,例如“死亡水療中心”,“身體融化”和“殺手鍛煉”。

夫婦,恐懼流量服務顫抖的“ DVD獲得了動力”最新的駕駛 w喬·鮑勃·布里格斯(Joe Bob Briggs)”(房東在做客串),很快,粉絲們開始問他們在哪裡可以遇到真相。

去年, 夏天中旬尖叫一項流行的洛杉磯恐怖慣例提出了練習素描,並發表了演講,與黑暗風味的所有者改變了生活,這是伯班克零售商的轉折點,以令人毛骨悚然的收藏和漫畫書而聞名。

註冊:

19:18 2025年7月30日他將本文的先前版本描述為沈默的合作夥伴。第三個夥伴。

業主Del和Sue Howison計劃在30年後關閉,Lea和Decker(以及Common Kay Elyse)向Campy Cardio Concept提供了第一批零售區。

f一年後,下屬前鋒和粘土健身現在是一家動人的磚和砂漿店,擁有精品店的指導精品店和主題運動經驗。 “恐怖瑜伽”重點放在恢復性延伸上,而“健身食屍鬼”提供了低效的練習。

Angel Strong,Nadia Teichmann和Aimee Torres "Slashercise" 殺手健身的上課。

Angel Strong,Nadia Teichmann和Aimee Torres,運動室殺手健身“ Slashercise”獲得。

(Yamada /洛杉磯時報)

“ trartwistıl是一種高能力的舞蹈訓練,聽起來像是一場細緻的彩排。粉碎了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的“驚悚片”,“小恐怖店”和“洛克西恐怖官員”和“洛克恐怖官員”和“ the the教育的人”的旋律和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的“小恐怖店”,“小恐怖店”和“洛基恐怖官員”的旋律,但是一個更挑戰的人。

羅克西·羅斯(Roxie Rose)是一位經常看到史林納(Shriner)班級的製作和紋身藝術家,他說:“殺手級健身對我來說很特別,因為它是一位作曲家,沒有司法機構,而且是一群對只涉及運動的恐懼的人。” “這是我去玩並遠離日常生活的地方。”

“我們在這里為每個人和所有身體物種,Lea Lea添加了各種尺寸的商店的設計。“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當然,大多數來的人都是恐懼的粉絲。 ”

但是,您不必迷戀可怕的一餐就可以適合。殺手是對與之聯繫的懷舊流行文化和社區的慶祝活動。可以像暴力的“最終女孩”一樣統治,可以通過努力和一致性來完成。 (所有培訓師均由美國演習委員會批准。)

Decker將殺手級健身與連鎖體育館分開,他稱之為明亮而令人沮喪。 “運動可能令人生畏,因此我們只希望它感到誘人,或者他補充說,洛杉磯各地都有主題訓練,例如山羊瑜伽。

“那麼為什麼不為恐懼粉絲進行健身房呢?”

凡妮莎·德克(Vanessa Decker)在教書後與鋸螺旋槳站在一起 "Slashercise。"

凡妮莎·德克(Vanessa Decker)在教授“ Slashercise ..

(Yamada /洛杉磯時報)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