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中的紫外线(UV-A 与 UV-B)会对眼睛造成持续性的伤害,特别是在长时间暴露于高紫外线的环境中,如海滩、泳池或高山。紫外线伤害可能导致:
光照性角膜炎(眼睛晒伤,出现异物感、干涩、刺痛)
白内障(晶状体混浊)
黄斑部病变(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眼睑与眼周皮肤老化甚至病变
专业验光师塔林·阿玛迪安(Talin Amadian)指出,眼睛如同皮肤,暴晒后也可能「晒伤」,表现为「好像眼睛里进了沙子」、「刺痛、干涩、难以睁眼」等症状。
1. 观察包覆性设计
选择太阳镜时,不只是正面遮挡阳光,更要注意镜框是否足够包覆眼周。
包覆性越强,从侧面、上下方进入的光线就越少,对眼睛的全面保护越有效。特别是户外活动者,包覆式设计能大幅减少紫外线与强光对角膜与眼周皮肤的刺激。
2. 确认紫外线防护标示
务必选择标示「100% UV 防护」或「UV 400」的产品。
这代表镜片能阻挡 100% 的 UVA 和 UVB 紫外线。
别被品牌或价格迷惑,有些高价太阳眼镜未必提供足够防护,而药局中实惠的镜片,只要有清楚标示,反而更值得信赖。
3. 进行「直线变形测试」
用太阳眼镜遮住一只眼睛,透过镜片看一条直线(如窗框边缘、门框等),观察线条是否扭曲或弯曲。
若出现变形,表示镜片存在光学瑕疵,长期配戴会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头痛、眼疲劳。
很多人以为镜片颜色越深越能挡阳光,其实这是误解。镜片颜色主要影响穿透光线的「亮度感觉」,与紫外线防护无直接关联。深色镜片若无 UV 防护,反而因瞳孔放大而让更多紫外线进入眼内。
专家建议:先确认 UV 防护功能,再依个人喜好挑选颜色与风格。
眼周皮肤非常薄弱,也是容易老化的部位。选择能遮盖眼角、眉骨周围的镜框,不只能保护视力,也有助延缓眼周老化与皮肤病变。
健康,不仅来自饮食与运动,也来自对日常细节的关注。一副合格的太阳眼镜,不只是装饰或遮光工具,更是守护视力与眼部肌肤的「夏季盔甲」。
在阳光下自由行走,请记得给你的眼睛穿上一层看得见的保护衣。